卧室的电视机边放着两个馒头,这是我2015年清明节从湖南带回家的。
2016年清明节又快到了。两个馒头已经枯干了,但还是原来的颜色。家中保姆打扫卫生的时候,几次对我提出,馒头放这里都几个月了,干成这样,不能吃了,丢垃圾桶吧?我说别丢,留着吧。保姆用一双惊讶的眼光看着我,用好奇的语气问,难道你还留着吃?
保姆的好奇是有道理的,她了解我的生活习惯。食品时间放长了,我是不吃的。这“个中缘由”,只有我自己知道。
今年清明节,我和小哥明知白,明白圭三人去湖南家乡扫墓。吃饭的时候,小哥说他胃不太好,饭太硬,想吃馒头。每天早餐的时候,我就买两个馒头放包里,中午在饭店热给小哥吃。
四月五号去临澧县杨板乡给父母扫墓。早餐没有馒头,当时心里想,到了杨板镇,饭店有的是馒头。给父母扫墓返回,在杨板镇吃中饭,没有想到吃饭的饭店没有馒头。我要明小红给我做伴,去别的饭店买馒头。为了买馒头,我们从杨板镇街道的起点,问到终点,连每个小吃摊位都没有放过。每到一处,问服务员,有馒头吗?服务员摇摇头回答,没有。今天是赶集市日,11点多馒头就卖完了。接下来几天,吸取前面教训,早餐就把馒头准备好。
几天后小哥去郑州讲课,我们回深圳。头天晚上,我一再叮嘱分公司办公室小刘,明天你送明老师上高铁之前,一定记住给他买新鲜面包和新鲜牛奶带着,他的胃不好,高铁上的饭太硬。早餐的时候,还是担心小刘万一忘记买面包,于是,我给小哥准备了两个馒头放我包里。
从酒店出来,公司人已经在外面等候我们,小刘过来告诉我,你放心,我不会忘记给明老师买新鲜面包和新鲜牛奶。
到家后清理行李,发现包里两个馒头。
自己到了这样的年龄,该见识的都见过了,该品尝的都尝到了,该经历的都经受了,没想到看见这两个馒头拔动我心灵一颤。哦!这是给小哥的馒头。双眼看着馒头发呆注释了几秒钟。馒头,把两个馒头丢掉算了。还用得着我这样注释着?想想为了买馒头,我和明小红从杨板镇街上,两个人一家一家的从起点,问到终点的情景,还是放一放,顺手放卧室电视机边。
女儿明莹看见电视机边的馒头,“妈,你怎么把馒头放这里?什么时候的?”我回答:“是清明节从湖南带回家的。”呀!还带回家两个馒头?怀旧吧?她用手摸摸,说,这么干的馒头,好硬啊,这样长时间了,怎么没长霉啊?正说着,孙女明曦跑进来看见电视机边的馒头,奶奶,馒头怎么不放在冰箱里?用手摸摸,这是什么馒头呀?硬的象石头了,送给我玩玩。外孙女听听马上说,馒头是吃的,不是玩的。用手摸摸,外婆,这馒头硬成这样了,你怎么还放着?上月大儿子看见这两个馒头,拿起来敲一敲,是真的馒头吗?怎么放这儿?我又将两个馒头的故事对他说了一遍。
两个馒头,引发了这样多人好奇,我也感觉好笑。如果馒头的主人看见它的时候,该发出什么样的感想呢?
爱的艺术原创:胡素文
写于2016年元月5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