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容错过的哈尔滨雪景(多图)

不容错过的哈尔滨雪景(多图)

作者: 连木理 | 来源:发表于2020-11-22 19:19 被阅读0次
雪地中的外卖小哥 在出租车上抓拍到的,大雪盖地,天冷路滑,外卖小哥骑车的危险也增加。

前天下午见大雪已停,阳光正好,就决定去哈尔滨文庙拍几张照片(中建史的作业之一便是画文庙里的建筑)。室内虽暖和,但考虑到外边已经零下,又是满地大雪,便多加了衣裤,戴了帽子和手套,裹得厚厚的,毕竟要在外面呆一下午。

找同学借了相机,虽对摄影一无所知,但随便拍拍照还是可以的。又恰逢多年难遇的大雪,虽这几年都身处哈尔滨,但父亲母亲家里人毕竟是还未见过这景的,若能记录下来,也算是能分享了,谁知道他人看了会有何感。

大概摄影作品也和其他艺术一样,是能表达创作者情感的。我虽不是艺术家,拍的照片也不是什么作品,但能记录下当时那一刻想记录的东西,也是一种不错的体验,谁知道多年后不在哈尔滨时再看这些照片这些文字会有何感。

哈尔滨文庙离土木楼不远,便决定走着去,然而在满地是雪堆的路上走也不是件易事。虽把自己裹得像熊一样,但久了还是会觉得冷,出门前戴着口罩,没一会儿便觉得嘴里鼻里哈出的热气在口罩上凝成了霜。

走走停停,不一会儿又拍照,感觉走了好长的路才终于到文庙,被雪淹没的街道像是一个新的国度,竟会突然产生“我是谁、我在哪、我将去往何处”的感觉。

到达文庙时大概已经三点半,里面奇冷无比,因为一直拍照而取下了手套,再加上雪太厚,一不留神就踩了进去,雪灌进鞋里,更加寒冷。

但也顾不上那么多了,古香古色的文庙有种超然世外的意境,只有严寒天气满地白雪不断提醒自己还在哈尔滨。趁着太阳还没有落山,赶紧拍了些照片。没一会儿,保安大叔就开始催人走了,文庙关门时间真早,哈尔滨天黑得也早。

准备回学校时,已冻得手脚僵硬,然而一路上还是沉迷于拍照,总觉得在这样的天气出来很难得,况且还借到同学的相机,即便手冻僵了,也还想多按几次快门,好像这样才不虚此行一样。

回学校的路上,因白雪反光而明亮的街道渐渐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萧瑟阴冷,夕阳的残辉,然后便是黄色的路灯。我心中惊喜,这不是正好还可以拍上几张夜景吗?

其实到了后才五点多而已,但天已经黑了。前天已经写过,正是那时我去逛了夜市买了一大堆食材。

我不知道夜市那条街叫什么,总之有许多摊贩,卖各种食材,五谷杂粮、油盐酱醋、蔬菜水果……感觉很实惠,水果比一区超市便宜多了。

只是我的脑子里一直在想“商市街”,不知道这条街是否就是呢?萧红有本散文集叫《商市街》,还没有读过,想到这里,心中忽然感叹,现在真是适合读萧红的时候,哪怕这会让冬天感觉更冷。

照片是前天拍的,一下午咔咔拍了好几百张,直到现在才选出来这几十张。本想再精简些,然而不会摄影的我选来选去也不知如何取舍,便都放这里了。

铲雪车

去年初见到铲雪车时极为震撼,因为没见过。那时才知道原来下雪会给交通带来这么大影响,原来路面是要这样清理的。铺满雪的道路在铲雪车的加工下也能恢复原貌,因而前日看到铲雪车时就忍不住拍了几张。

铲雪的人们

在成都时冬天还能看到街道上扫地的环卫工人,在哈尔滨,便是铲雪的环卫工人。都穿着荧光绿或荧光橙色衣服,然而后者的衣服却要厚得多,工作也更加困难。去年在二校区时宿舍楼阿姨带着我们铲过雪,还只是楼前的一小块地而已,没一会儿就又冻又累,雪由于被过往行人踩来踩去而变得死死贴在路面,铲雪是件体力活,也是冬天不可避免的工作。前日回来路上听到两名工人聊天,才知道为了尽快清楚道路舒缓交通,人们不得不通宵工作。当我们在暖气屋里安睡时,铲雪车仍在工作,铲雪工人们仍在严寒下重复劳动。我“置身事外”,无法真正“身处其中”,没有真正体验过劳动的艰辛,用相机记录下,却也是在提醒自己,社会是个大家庭,谁也不能少,虽天气严酷,给城市带来许多不便,但也有许多人默默付出为大家提供便利。没有他们,也就没有冬天的哈尔滨。

雪中的孩子们

一路上遇到好多小孩,大多都是家长带着在路边或是公园里玩雪,也有只是路过的。每见到小孩,就总忍不住想拍下他们。这么冷的天,街道上全是白茫茫一片,所有植物都被雪覆盖了,除了针叶树,树木难见其叶,而针叶也给人冰冷的感觉,路上的人们也都裹着厚厚的黑压压的衣服,头部面部也被遮挡,脚步匆匆、面色凝重,都只想快些到温暖的室内。这样的场景,可不让人心中更冷。然而每次遇到孩子们,虽也在雪地里,却见他们穿着色彩明亮的衣服,满脸笑容,脚步轻盈,乐此不疲地玩雪,热气从稚嫩的小嘴中吹出,这样的画面,在雪地里格外亮眼,正是这些孩子们,让我感到冬日的哈尔滨并未因寒冷而消沉,实际上,是勃勃生机。

玩雪的孩子也让我想起儿时,小时候没有雪玩,若遇到难得下雪就兴奋得尖叫。但那时在农村却有泥巴玩,泥土是纯天然的泥土,所谓乡土中国,农民对土地有深深的眷恋,农民的后代同样如此,土地不仅是生活的依靠,也是孩子们无限的乐趣。

雪中街道

回来的时候,看了一路雪,或是白色,或是黄色,或是灰色,堆在路边,堆在屋顶,堆在灌木上,堆在门前……我忽然在想,雪对哈尔滨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对所有下雪的城市意味着什么呢?对从小住在这里的人们又意味着什么呢?雪算不算是城市的入侵者呢?每年冬天都来,席卷大地,带来这么多麻烦,人们不得不清除它,铲掉它,装进车里,又运走,没日没夜的。但除此之外呢?雪却也是孩子们的玩具、乐趣,也给城市、乡村带来不一样的风景,也有许多好的方面啊。

我开始意识到,已经很多很多年了,自人类历史,人们就在慢慢学会和雪和谐共处,虽多有不便和困难,却也在艰难中寻找生活的乐趣。不仅是雪,其他任何自然的挑战皆是如此。正如下雨,不也有期待和嫌弃的双重时刻吗?人类无法改变自然的准则,却可以在其中寻找秩序和乐趣。

冰河

路过一条结冰的河,细看原来并未完全冻住,河水仍哗啦啦地流。突然想起松花江,不知是否已经结了冰,只记得去年十二月份去看时完全冻住了,江面可以直接走人。今年放假前还是要再去一次江边啊。

雪中动物

冰雪的街道人本就少,遇到动物就更少了,不过公园里麻雀倒是有许多,有幸还遇到了几只喜鹊,后又在路上遇到拱雪的小狗,鼻子上也沾了白雪。然而在路边建筑台阶上还看到一只猫,缩着身子,双眼微闭,感觉似乎是冷得很,靠近看,只觉得可怜,不知东北的猫是否抗冻,又不知这只猫为何在路边受冻,而我仍是脚步向前。

雪中雕塑

文庙孔子行教像,以及门前狮子,然而却因为下雪而像是披上了蓑笠披肩,戴上了白毛暖帽,觉得十分有趣,便拍了下来。

雪中人

在文庙见到拍照的游客,觉得有雪中佳人之感,因而悄悄按下了快门。

雪中阳光

雪中植物

雪中文庙

雪中土木楼

最后来一张看不见脸的自拍~

相关文章

  • 不容错过的哈尔滨雪景(多图)

    前天下午见大雪已停,阳光正好,就决定去哈尔滨文庙拍几张照片(中建史的作业之一便是画文庙里的建筑)。室内虽暖和,但考...

  • 国内雪景最美的地方——在这里!

    中国哪里的雪景最美?下面为大家搜集整理了国内雪景最美的地方,一起来看看吧! 国内雪景最美的地方 哈尔滨冰雕节 基本...

  • 齐白石弟子的书画

    “雪景寒林图”

  • 不能错过的雪景

    不能错过的雪景 焦小桥 2020年2月,东北下了一场十多年罕见的大暴雪,接着又下了一场大雪。 天一放晴,大小马路的...

  • 雪景图

    万里飘雪压青松 半山小径云海中 此景似晨又似暮 宛如错步仙境中

  • 雪景图

    天色阴沉雪暗淡 景致肃杀林萧疏 君问雪景有情否 浩宇沉沉不出声

  • 雪景图

    庐阳一怪: 山傲乾坤披银袍, 青松昂立玉带飘。 但凭岁月历沧桑, 任尔风云我自逍。

  • 雪景图

    欢迎和诗 一丛兰雅和: 瑞雪掩乾坤,草庐闭柴门。 户外风瑟瑟,孤灯候远人。 小简姐姐雅和: 飞雪带春风,山中乱绕空...

  • 雪景图

    雪,飞飞扬扬。 地,白白茫茫。 人,来来往往。 事,碌碌忙忙。

  • 雪景图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容错过的哈尔滨雪景(多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cfpi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