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布厂往事

布厂往事

作者: 听风66699 | 来源:发表于2021-05-18 22:52 被阅读0次

    红旗织布厂在东关桥北边,与东关村隔河相望,古老的直道据说是秦始皇时代建筑的,从村里穿过,也就是后来的309国道,由东南到西北,穿过东关村,擦着红旗厂的西墙向西北去了。一堵红砖墙从河边起,挨着国道向北延伸300多米转头向东,延伸400多米又转向南,直到河边才停下来,这条河叫马尾河,这一段河床低洼,常年少水,枯水期只有河道中央有一条窄窄的小水沟而已,但是夏天暴雨的时节,河水会漫上堤岸,厂里有些地方也会进水。一般的时候,挨着厂子的北岸地势较高,陡峭的河岸相当于红旗厂的第四面墙,因为基本无法通行,所以沿着河只有一堵铁栏杆焊成的简易篱笆墙,上面架设了几道铁丝网。

    红旗厂是七十年代区里办起来的,征用了东关村的二百亩地,安置了几十个东关村村民进厂,这些人有工人身份,但不是正式工,虽然有劳保,但工资待遇比正式工低一些,那时叫占地工。“外来户”与“坐地炮”从来都不会是和平共处的,村民们,尤其是那些没有当上占地工的人,总是鼓噪着一伙子人去厂里闹事,弄几辆三轮车啥的堵住厂子货车门,让你没法进料出货,莽汉泼妇们说你们厂占了我们的地,我们没地种粮食种菜,根本活不下去,你们厂得养着我们!郊区的一般都是菜农,基本不种粮食,都是弄一些蔬菜卖给市民,所以他们觉得比种粮食的农民强,比纯粹的农民高级一些,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那种优越感。到了菜农闹事的时候,红旗厂就得找区里找乡里,让政府出面做村民的工作,政府做工作呢就是当和事老,也叫搅屎棍,实际上也就是让厂子出点血,给那些闹事儿的人送点吃穿用的东西先打发走。然后呢,告诫厂子再找村干部,主要是找村支书、会计啥的,送送礼,隔三差五请到食堂吃喝一顿,他们回去会帮着弹压爱闹事儿的村民。那些村民呢,对外来户敢撒泼充愣,玩儿不要命,可是碰上村干部,那一个个都跟老鼠似的,“土皇上”可是不好惹的。东关村又小,二三百户,一千多口儿,村支书跺跺脚,你家的房子都会塌了!菜农闹事儿是有周期性的,村干部的情绪啥的也是有周期性的,等到他们“嘴里淡出鸟来”,又会有一些儿莽汉去堵厂子门了。这种事情周期性反复,厂办的马主任就又得腆着脸去找刘会计,央他去请刘支书。东关村的人百分之八十都姓刘,刘会计是村里最大的一支刘,而刘支书呢,正是刘会计的三叔。酒足饭饱之后,马主任陪着笑送红头涨脸大包小包的村干部走了,转身就暗骂这些那些王八犊子个个儿不得好死。

    红旗织布厂虽是小厂,但那些年统购统销,货源充足,产品不愁卖,所以很是红火,生产车间不断扩大,各种福利设施也陆续建起来了,占据厂区东南角的货场迁到了东墙外新建的院子里,在原地盖起了大食堂和大澡堂,之前各车间的小澡堂也说要撤销了,谁想到这样倒引出了一些花花事儿和小惊吓出来。

    大澡堂很大,跟一个大车间差不多大,四十米长宽,三层楼高,里面很宽敞豁亮。这房顶是锯齿式儿的,一层比一层高,而且依次后退,错落有致。其中第三层只占二层一半面积,竖直的一面墙全是玻璃窗,可以开启,便于通风透气。澡堂面向大食堂,背靠河岸的铁栏杆,东西两侧是配房,一个是茶水炉,一个是仓库,这两座配房都比澡堂略低一些。

    纺织行业是高度女性化的行业,红旗厂的女工占到职工总人数的90%强,因此,这座大澡堂也几乎成了女澡堂,只是在大厅的一侧,隔出了一小块留给男工,一个小池子,10来个淋浴头一张木排椅,几个挂衣钩;女池这边就大多了,三个大池子,两个小池子,两面墙的淋浴头,足足有百十个。进门还有俩更衣室,几十个木柜子,柜子上挂着锁头。澡堂还有个小组织,几个老头老太太把着门,收门票,给有票的人发衣柜钥匙,没票的拒之门外。织布厂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车间里干活的女工很多,很多机器,很多管道,管道里总是跑着热水,因为织布、染布、整理很多工序都需要热水。车间里热烘烘的,即使在冬天也不能穿长袖衣服,车间里又很脏,各种线头粉尘飞舞,各种机油黄油流淌;高温让人一直出汗,大家都是脏兮兮的,机器的轰鸣也加剧了人们的疲劳感,因此,每次收工都必须洗澡。在那个年代,能洗热水澡也是一种福利,绝大部分家庭不具备洗热水澡的条件。织布厂的女工,洗完澡还是蛮惬意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布厂往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chuj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