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讲的是“自我实现的预言”,也就是自己对自己的期待。
这周谈谈他人对自己的期待----“权威期待的力量”。当然,不是随便一人对自己的期待都会对自身产生影响,只有你在乎的,对你来说有权利、有威望、有资源的一方对你的期待,才会潜移默化的植入你意识里。一般来说,最早最深的权威期待都是来自父母。
在此,补充几个心理学的基本概念:
意识:对心理活动的觉知。当你吃美食,你觉知到它好吃;当你对话,你觉知到对方的声音、表情、语气;当你思考,你觉知到自己正在思考的内容。感官刺激、图片、语言、声音、想法…等等你能清楚的感知到它们存在于你的脑海。
潜意识:未被觉知的心理活动。按弗洛伊德的说法,潜意识分为两种,前意识:你注意时便能被你觉知察觉,这部分我更喜欢将它归为意识层面。潜意识,真正的潜意识指的是那些很难被你觉知的心理活动。为什么很难被你觉知呢?因为一旦它们被意识到,会唤起强烈的焦虑情绪,于是,有一股心理的能量阻碍它们的意识化。
自恋:科胡特在弗洛伊德基础上对自恋的定义:自恋其实就是libido(弗洛伊德提出的泛指一切身体器官的快感)的本质,或者更直接说自恋其实就是人类的一般本质,每个人本质上都是自恋的。
我也特别喜欢科胡特的学生巴史克提出来解释自恋的一个模型:自恋是对于自我胜任感的体验,而这一获得的回路开始于大脑的期待型态,然后进行下一步的实施决定,再后付诸行动的实践——当个体在实际世界中实践后,会得到反馈,这一反馈则再次输入大脑,然后大脑将此信息与之前的期待型态配对。如果输入信息与之前的期待型态配对成功,则个体就可能立即获得自体胜任感的喜悦。
通俗来讲,自恋的心理机制就是我们不断地去追求“我是对的”,我的认知是正确的。不断地追求配对成功。
再回到今天的主题,权威期待的力量。上周讲的自我实现的预言,会不会是这样一种东西:在我们童年的时候,我们从父母或者其他养育者主导的经历中总结出了一些话,成为了自己的认知。而因为自恋的心理机制,我们不断地去追求“我是对的”,我的认知是正确的,那这些话很有可能就预言了我们未来的人生。
这样就引出了心理学上的一个效应:罗森塔尔效应:如果你对一些人赋予强烈的期待,这份期待就会奏效。
如何奏效?你,作为权威者,对他人赋予的期待,会成为他人的认知,而他人自我实现的预言会将这份认知变成可能。
那么问题来了,假如我们作为权威者(父母/老板),我们怎样利用罗森塔尔效应给他人(儿女/员工)带来正面的影响?
大多数父母,可能意识上认为自己给了孩子正面的期待,但在潜意识里却给他传递的是负面期待。比如,期待孩子卓越的父母,他们很少会真正地鼓励和认可孩子,他们只是在批评孩子的不卓越,想通过这样的方式逼迫孩子变得卓越。
而这种做法,正是父母维护自己自恋的行为,他们在打击孩子的时候,会体验到一种感觉:看吧,你不如我,我本该生出更优秀的孩子的,他才配做我的孩子,而你,真差劲!
积极的期待,必须是发自内心的才会有效,而藏在头脑中,或者文字层面的期待,常常起不到作用。
自我实现的预言,是自己对自己的期待,而罗森塔尔效应,是权威人物对我们的期待。最好的情况是,权威人物对你的期待,和你对自己的期待,正好是一致的,这个时候你的生命力就会自然的生长,没有多少矛盾。
美国心理学家科胡特创造了一个术语——不含诱惑的深情,认为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情感,是我深深地理解你、接纳你,而且不给你设任何条件
围绕“自我实现的预言”这个主题,有三个层面的东西:
第一个层面,自恋。因为每个生命都想证明自己是好的,所以有了自我实现的预言,这是命运轮回的基本。当内心的自恋处于比较低级的状态时,就会忍不住去压制别人,这样一来,自恋会让自己远离幸福快乐。但当自恋发展得比较成熟时,就会形成“我好你也好”的生命观。
第二个层面,他人的期待。重要的人对我们的期待,特别是父母等权威的期待,会对我们造成巨大影响,这份期待会深入到我们内心,成为一种影响命运的力量。
第三个层面,链接的力量。自恋是一股能量,他人的期待也是一股能量,当这两股能量相合的时候,一个人的生命力就会被激发,而这两股能量相悖的时候,一个人的生命力就会被撕扯。最好的情况是,如果这两股能量可以融为一体,建立出深情的链接来,就最能激发出生命力,那样,我们不仅能自然而然地追求卓越,同时也会去享受幸福。
甚至可以说,生命最重要的,就是这样三个命题:
第一,自恋,就是做自己;
第二,满足别人期待;
第三,超越自恋和满足别人期待,体验到链接的深情。
用更简单的话来讲,就是 “我”要做自己,同时去寻找另一个能对我产生重要影响的“你”,一旦“我”和“你”建立积极的链接,那我们彼此都可以追求卓越、享受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