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节课我们讲了一种特殊的家庭结构:父母化的孩子,这节课,我们来讲讲另一种家庭结构,跟上节课相反,就是孩子化的成人。
什么是孩子化的成人
说起孩子化的成人,你可能会想到年轻人中流行的一种文化现象。比如用装有奶嘴的水瓶来喝水,沉迷于二次元文化,跟人交流时喜欢自称宝宝,等等。
对于这种现象,我的想法是,青春期本来就是人生最动荡的时期,在从幼稚走向成熟的过程中,假装回到童年,也没有什么关系。这种幼稚文化,更像是应对成长压力所发展出来的抱团取暖。
不过呢,抱团取暖没什么问题,抱哪个团就很关键。
如果我们是拥抱同伴文化,无论这种文化是成人化的还是幼稚化的,它其实都有离开家庭走向同伴的效果,那这种文化就是在走成人该走的路。
反之,如果我们抱的团不是同伴,而是自己的原生家庭,那你就很容易陷入不能离家发展自己的困境,就有可能把自己卡在一个孩子的角色出不来。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孩子化的成人。
什么是孩子化的成人?
从家庭生命周期的角度,孩子长大的过程,是逐渐离家的过程。可是也有很多人,虽然身体长大成人,但心理上却还没有做好离家的准备。
在社交功能上,他没有从事这个年龄该从事的学习或者工作,而是选择退守家中;
在同伴交往上,对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同伴缺乏兴趣,而是跟自己的父母和原生家庭纠缠不清;
在心智发展上,也表现出与年龄不相称的幼稚化的一面;
在家庭结构上,他们一直维持需要被照顾的孩子的角色,而没有办法发展出成人的、能够承担责任的那一面。
他们像是童话里一直保持孩子状态的彼得潘,或者德国名著《铁皮鼓》里的奥斯卡,因为厌恶成人世界,而拒绝长大。这就是孩子化的成人。
孩子化的成人如何形成
孩子化的成人是怎么形成的呢?
如果从个体的视角,也许你会说,是这个孩子自己的心理素质不行、抗挫折能力差,所以有了心理疾病。
但是如果从系统的角度看,你会发现,一个成人变得孩子化,通常是因为,这个家里需要一个幼年的孩子。
所以哪怕家里的孩子已经长大成人了,系统仍然会以各种方式把他留在家里,变成一个孩子。
我的女儿今年6岁,有一天,我问她:“长大以后你想做什么?”
她说:“我不想长大。”
我问她:“长大不好吗?可以自己做决定,想吃什么就吃什么,想玩什么就玩什么。”
谁知道我女儿说:“爸爸,我长大了,你和妈妈是不是就变老了?”
然后她说:“我可不想你们变老。”
你看,女儿对长大、变老还没有那么明确的概念,可是她仍然觉得,父母变老是一件可怕的事,所以宁可牺牲自我的发展也不愿意这件事发生。
其实,不只孩子这么想,而且大人也会这么想。有时候看着女儿长大,我和爱人也会暗暗感叹,希望她长大得慢一点,这样我们跟她在一起的时光就能更长一点。
这种朴素的愿望在每个家庭都存在。对大部分家庭,这只是一个想法而已。他们明白,孩子就像是一只射出去的箭,开了弓就没有回头的道理。
可是另一些家庭,孩子和父母的关系非常紧密,孩子变成了父母生活的全部。
当这些家庭的孩子长大以后,离家就会演变成整个家庭的危机。为了回避危机,家庭内部就会产生动力,把成人变成孩子,留在家中。
动力一:为父母提供情感陪伴
造成孩子化成人的第一种家庭动力,当然是孩子提供了父母需要的情感陪伴。
我曾遇到过一对母子。儿子已经15岁了,长得高高大大,可就是无法自己按时起床。妈妈给他定了两个闹钟都不管用。所以每天早上,妈妈都要把儿子从床上拖起来,给他套上衣服,穿上裤子,再穿上袜子。
妈妈说,虽然孩子长大了,可是我没办法。我不帮他穿,他就不起床。我睡得晚,有时候熬到两三点,担心自己睡着了没人叫孩子起床,我就不让自己睡。实在熬不住了,我就带我家的狗到楼下溜圈,这样来让自己清醒。
也许你已经听出来了,妈妈和孩子之间有一种特别的互补。太负责任的妈妈,常常就有一个不负责任的孩子。既然有了妈妈这个超级闹钟,孩子自然就不需要别的闹钟了。
可是,这种互补是怎么来的呢?
原来这是一个离异家庭,母亲单独抚养孩子长大。
以前,妈妈工作的时候很拼,儿子就开始在学校闹事。妈妈三天两头被叫到学校去训话。打也打了骂也骂了,孩子就是不消停,所以只好辞职回家照顾他。
说起这一段,儿子说:
“以前妈妈工作的时候,我会怀疑我到底有没有妈。虽然我闹事回家了要挨妈妈的打骂,可是我好歹现在还能见到妈妈,让她也看我一眼。”
儿子闹事是为了让妈妈回家。可是妈妈辞职回家以后,总是闲着,也不开心。儿子呢,却开始起得越起越晚。
我问儿子:“你这么大,怎么能安心地让妈妈这样照顾你呢?”
儿子却悠悠地说:
“这是我给妈妈的一份工作,她不是没工作了吗?如果我不给她这份工作,她就更不快乐了。”
你看,这就是孩子的小心思。有时候,孩子是会通过把自己变小,来给妈妈一份照顾自己的工作。而妈妈呢,一边抱怨,一边却接受了这份工作。最后妈妈舍不得辞职,孩子舍不得长大,两个人就紧紧地绑在了一起。
动力二:维系父母情感的工具
造成孩子化成人的第二个动力,是孩子常常成为维系父母联系的工具。
在家庭里,夫妻常常会有对伴侣的一些要求,比如妻子希望丈夫能够对自己有更多的关注和陪伴。
但是,当这些要求得不到回应时,这些妻子常常就不再直接提要求了。
一方面他们似乎觉得丈夫不会响应,另一方面,她们似乎也暗暗认同了,自己的期待和要求并不重要,不值一提。毕竟,没有希望就不会有失望嘛。
可是这些情感的需要又一直都在,所以孩子,自然就变成了父母交流的一个很好的理由。
妻子会跟丈夫说:
你快点回来吧,孩子想你了。
希望你多点时间,孩子需要一个爸爸的陪伴。
希望你耐心一点,孩子希望你不要那么急。
这些孩子呢,常常也知道母亲在用自己当理由,也知道父母在利用他们,有时候他们也会不情愿。可是因为对家庭的忠心,他们也不自觉地扮演起了维系父母关系的桥梁的角色。
一旦这些孩子长大,他们就会担心自己离开了父母的关系是否还能维系。这种担心往往变成孩子化的成人的另一个动力。
就像一个不愿意离家的年轻人说的:
“如果我离家了,那我妈妈还有什么叫我爸爸回来的理由呢?如果我做这点小事就能让这个家庭正常运作,那我当然愿意继续。我愿意继续变成那个理由。”
他说的小事并不小。这不仅意味着他要成为那个维系父母关系的理由,也意味着他要停止长大,一直扮演家里的孩子。
这些孩子化的成人,常常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比如焦虑、抑郁、强迫等。这些心理问题当然不是他们假装的。他们也因此痛苦。但这些心理问题,又正好成为了他们不离家的理由,有了某种家庭需要的“好处”,因此经常会被维持。
这并不是说,这些父母和孩子就乐于接受这样的状况。出现孩子不离家,父母也很着急,希望孩子早点上学工作。孩子自己也很着急。
只是,这种让孩子不离家的特别的心理动力,一直都隐藏在这个家里,变成了家庭的某种潜意识。
如何避免孩子化的成人
那么,如果想要避免出现这种孩子化的成人,或者你的家里就有一个孩子化的成人,该怎么办呢?
首先,减弱或消除把成人孩子化的家庭动力。
整个家庭都要理解,把孩子留在家里的动力是什么?是我们家人需要孩子的陪伴?还是孩子变成了维系父母关系的理由?
如果我们发现了这种把孩子留在家里的动力,那每个人都要做出改变,用其他的方式来满足自己的这种情感需要。
父母需要寻找孩子以外的空间,也需要给彼此提供更多的情感支持。只有这样,孩子才有自己发展的空间。
其次,像成人一样对待他们。
其实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也在塑造他们的样子。如果父母对孩子过度保护,总是说你这也不行那也不行,那孩子就算在年龄上已经长大了,也很难成为一个成人。
成人的标志,就是为自己负起责任。
有些父母会问,我也希望孩子离家啊。如果我的孩子自己不愿意离家怎么办呢?
这就是我说的第三点:通过谈判,让孩子离家。
我就会鼓励父母跟孩子谈判,共同建立起清晰的规则。谈判本身,就是把孩子当作成人的举动。
你可以这么跟孩子说:“你也可以不去上学,这是你的选择。但是,你已经长大了,你就不能一直呆在这个家里。你要去找一份工作,哪怕打零工也行。”
如果孩子实在不愿意找工作,那我也会鼓励家长至少让孩子接受这样的规则:
不要在白天待在家里。哪怕他们在街上闲逛,或者去图书馆,也不要呆在家里。
因为待在家里会逐渐变成一个习惯,人待久了,人就不愿意出去。这就像一个隐喻,提醒他们应该离开家去寻找自己的生活。
最开始的时候,父母会不放心,孩子也常常会有激烈的反抗。但是任何改变,都伴随着动荡。
而对于那些孩子化的成人,我也想说:
你要知道,如果你不去外面的世界,你就会错失很多的可能性,人生就像一张五彩斑斓的地图,而你只是缩在了其中一角。试着放开父母,去寻找自己的道路,只有这样,你才能找到你的未来。
今天的课就到这儿。给你留一道思考题:当初你是怎么离家的?对你来说最对你来说最大的困难在哪里?
当初第一次离开家是上中学,每周回家一次。记得当时班里的女生因为想家而哭的时候,很是不理解,离开家不是很好吗?为什么要哭呢!恋家对于一个未上初中就多次想过离家出走的人来说是体会不到的。
离家就不会再挨吵挨批评、离家也意味着不用天天做家务还要因为做不好而挨骂。所以离家对我来说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当初最大的困难是因为还没有交到知心朋友而倍感空虚。在家里还有几个知心的小姐妹一起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