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遇见君
边界感也可称之“分寸感“,在日常与人交往中,总有一些人会让自己感觉如沐春风,交往起来非常轻松。但也总有一些人,常常会给自己压力,甚至忍不住皱起眉头。他们经常会问一些让我们无法回答的问题,比如:你每个月赚多少钱啊?或者提一些你没有办法答应的要求,比如:你帮我做一下这件事呗!不帮你就不够朋友!……面对这些人,不能直接定性说这样的人就很自私,人品就很差,就不是好人。他们做出这样的行为,大概率并没有什么恶意也无意识,只因,他们没有边界感。不管生活里还是职场中,不管亲情友情爱情,我们或多或少都遇到过“边界感”薄弱的人,这种随意跨越个人边界的“冒犯”有时很是让人不舒服。
边界感指对界限的判定或重视程度,就是在任何关系中都要懂得适可而止。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自我心理边界。边界画出了自我和他人之间的界限,将你的内心世界和其他人区分开来。当一个人欠缺边界感,可能会无意识地常常把自己的事托付给他人,邀请他人跨入自己该有的界限,或把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强行跨入他人的边界。
很多时候,人际交往的过分亲密,反倒会给人造成压力。任何关系都要有边界感。如果没有边界感,即使是爱,也会变成消极的东西。俄罗斯作家邦达列夫曾说:人类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源于缺乏边界感。
没有一个人会喜欢别人对自己指手画脚,没有界限和分寸也只会给他人带来烦恼和不便。如果说友情边界是最常见的,那亲子界限,则是最常被人忽略。我们常常打着“为孩子好”的旗号,模糊了亲子间应有的界限。看过这样一句台词:“永远不要低估中国父母的热情,为了孩子,他们可以割舍一切,自然也会要求更高的掌控。” 缺失了边界的爱,从来都不是爱,而是孩子最大的灾难。守住边界,也才能成就孩子最好的样子。
乔治·戴德在《自我边界》一书中提出:所谓边界,就是让你的事归你,我的事归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