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今天的一点思考

今天的一点思考

作者: 木兰参can | 来源:发表于2023-05-07 20:18 被阅读0次
    人们都在半睡半醒中,演绎着自己的故事。只有那些醒着做梦的人,在演绎中寻觅自己。
    --- 雪漠 著 《爱不落下》

      突然意识到,有时候就不要有宗教标签,宗教名相之类的。既然万法唯心造,为什么不破除这种名相的执著,文学作品也有许许多多能教化人心的作品,这些对于没有宗教信仰的人来说,更能入心。真理可以有许多载体,这些载体有些是书,有些是人和事,都在阐释真理,真相是一直存在的,没有离开任何人事物,心是自由的,人的主体性和选择都把握在自己的手里。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有漏皆苦,涅槃寂静。”。能阐述真理的不一定是佛经,可以是某个人的行为,可以是文学作品,可以是一幅画,一首歌,一首诗,一缕风,一朵云,一粒尘埃等等存在的事物,这些东西都有宇宙的缩影。寻常的言行中藏着生命的真谛,平常心是道,平等的眼光珍视一切。所以,我们没有理由不好好地对待所遇之人和所遇之事,遇到就是缘分。无论怎样,他们出现在你的视野,也出现在你的心中,如何相处,都是自己的选择。

      “是以圣人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是谓袭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师;不善人者,善人之资。不贵其师,不爱其资,虽智大迷。是谓要妙。”《道德经》

      贵其师,尊重能当自己老师的人,爱其资,爱惜看起来不如自己的人,他们是资粮和借鉴。

      比如,我的老公他现在读不懂我读的书,他也不怎么读这些书,但如果他有他喜欢读的书也很好。能选择让自己成长就好,但我仍然不能对这有执著,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你无法干涉别人的选择,你影响不了别人,只能选择自己的言行做到自己该遵守的准则。但你可以选择对人尽自己所能的好就够了,也许会影响,也许仍然影响不了,不要去求得别人的理解和改变,“有求皆苦,无欲则刚”。这里的刚,我看到一种解释非常好,说这里的“刚”不是指血气之勇,脾气大,而是说一个人的意志、修养和品德,是与“欲”相对应的。

        拥用一颗谦卑之心,向所有的人事物学习,从现象中把握本质,心不被现象迷惑,始终有所坚守。那如果你自己能不断反省和改变,不断地升华和进步,那任何你遇到的人也都有这种变化的可能,升华的可能,升华和堕落,都在一念之间。要有行动的积极,实践人间佛教的真谛。让没有发生的善发生,让可能发生的恶不发生,这样“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知。”修行贯穿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

        宗教修炼的目的也是用大善和智慧熏染身心,没有别的啥标签的东西是值得执著的,真正的信仰是纯粹的爱与智慧。世间许多有信仰的名义的人,不乏在做违背信仰的事情者,但仍然不能否定真正的信仰是存在的事实。不管信仰什么,一个人的行为和他做的事情成就了他的价值和他的信仰本身。那些假借信仰的假的东西,是披着信仰外衣的幻影和把戏。

      发现,即使一个人不是迷信,而是正信,是智信的真正的信仰,仍然会不容易被理解的,因为人心就是容易被自己所认为的现象,比如概念成见之类的障碍,很难有心与心的理解,误解隔绝了一种交流和接受善文化的可能。

      那一个人如果始终守着心中的善良待人处事,懂得自省改变自己,懂得自强不息,就算心里没有宗教信仰,那这样的人不也是很好的活着吗?一个人的行为合道,或者符合佛法的教义,但又不着痕迹,这不也是一种信仰吗?信仰的是心中的善,善行无辙迹。

      《醉梦仙霖》中唱道:“为道为僧又何必区分?”,也可以非道非僧,何必一定执著于名相身份的有无。心是自由的,所有的身份概念,都是心营造的概念,可以不用借助这些概念,只留下简单的真理。大道至简。

      宗教修炼的目的只是向往那精神,在那些心中的伟大的存在的鼓舞下不断地修身做事,完善人格,并不是再用这个标签去困住自己。这个不是宗教本来的目的。宗教存在的意义,在于怎样让人类过得幸福,而不是成为控制自己的心或控制他人的工具,如果有人把宗教当成这样的工具是非常可怕的,跟用名利钱财去利益交换这种又有什么本质的区别,而且这里有更大的贪念在作祟。如果信仰的不同,而导致人跟人,国跟国的冲突,导致不和睦、不和平,那这种信仰信的不过是一个标签和心中执著的东西,忘了人心中自然的、本真的东西,每个人心中都有的善与爱的本质是最珍贵的。 

        如果与宗教无缘,也没关系,仍然是可以走选择升华,选择向上的路。有些所谓的信仰者信的是心中执著的东西,越信越迷,心和行为都体现出愚痴,甚至被操控做伤天害理的事,这种还不如不信。真正的信仰会让人一天比一天明白,一天比一天坚定,他们是爱和智慧的播种者。

      儒释道文化的传承和传播是其中一条路,文以载道的文学之路的开拓是另外一条更有普世性的路,而且文学可以承载前者的精神,而不带名相,这样就没有不同信仰的门槛和冲突,融化一些外在的棱角,保留内核的圆融。前者也是帮助我们精神更加开阔包容,拥有海纳百川的视野,但我们可以把文化的精髓转化为任何表现形式,不着痕迹,有这种可能。大而化之。

      想起来杜老师之前跟我谈到的大概的意思是,雪漠老师的书即使是写的很与时俱进的表达方式,但能量和智慧的层次太高,有些人仍然是难以读进去的,读起来是有障碍的。那么,就可以先读一些比较易读的书,降一降层次,读一读这一类的书,让自己可以给别人讲出这类书的智慧。

      但其实讲这些书的时候,仍然可以站在高于这本书的智慧的层面,同时应用了雪漠老师的书中的智慧。能让人能得到成长和受益就是好的。其实这类书里的智慧,在雪漠老师的书里都有涵盖了。但雪漠老师的书对某些人来说,不太容易读懂,不太容易能读进去,书本身对读书的人的一些要求比较高,所以如果难以接受,那这类书就是切入点。那就去寻找这类书,读好书分享出来,自己受益的同时让别人受益。

      品读优秀的文学作品,陶冶情操,升华人格,也是修行。看到群里面秋水和夕照月分享了一本《伟大的短篇小说们》,非常喜欢。

      《老子的心事》需要应用一些更贴近生活的表现形式,比如动画的呈现,用一种与时俱进贴近生活的表达形式,即使有降低了书中的深度,也可以浅显直观的传播方式入心,因为书的内容它还是不容易被一些人理解的,读书的人不一定能理解。可以选择直观的形式表示出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今天的一点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cqks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