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常听到一句话就是“孩子是被夸出来的”。对此,有些人赞同有些人反对。反对的人认为孩子总被夸赞会变的骄傲,所以又有一些观点解释孩子应该如何被夸赞。比如要夸行为而非天赋(例如,你非常努力代替你很聪明)。
这些观点都有道理,但大家默认的都是基于一个行为发生后,要不要夸赞或如何去夸赞。我今天要说的是把夸赞放于行为之前。
什么意思?放于行为前,又夸什么呢?这不是信口开河吗?其实,通过我的实践发现,对孩子行为的引导方式,就效果来说,“不要做……”不如“你应该……”,“你应该……”不如“你是如何做的,这叫……”。
这三种句式结构代表了三种引导方式。
通常,很多老人们带孩子,在孩子们做了一个行为之后,马上说:“不要玩水”,“不要往地上趴”,“不要那么近看电视”等等,但下次孩子仍然该玩玩,该趴趴,看电视一如既往的近。因为对他们来说,玩水是多么有意思的一件事情,为什么不去做呢?他们不清楚大人眼中正确的行为是什么。所以如果一定要说“不要……”时,也请一定告诉孩子们为什么不要这么做,比如“不要那么近看电视,因为太近会伤害到你的眼睛”。
相比第一种,第二种句式的效果就会好一些。比如,把“不要离电视太近”改成“请坐在沙发上看电视”。这样孩子直接就能了解到如何做是正确的行为。
但是第二种也只是某一次行为上被动的改变,孩子本身对于下一次的行动没有任何触动或思考。那如何做会更好呢?
给孩子身上打标签,上升到一个品质方面的引导。比如,你可以在与孩子平常交流中说:“我发现你是一个特别知道如何保护自己的人。比如在看电视的时候,你知道要坐的离电视远一些,这样就能更好的保护自己的眼睛。这是许多其他小朋友做不到的。”孩子听了这样的话之后,既高兴又会想,原来我是这样一个人,那下次我要做得更好。
我经常和七宝做这样的交流,而且发现效果真的很不错,这种效果体现在她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尤其是在一些大的原则面前。
比如今天中午,又到了我俩的“瞎扯”时间。我说:“我发现宝贝是一个能听懂道理,而且善解人意的人。”她就抬着小脸问:“为什么呀?”我说:“我们每次去逛街的时候,宝贝看到一个自己喜欢的东西就会说‘妈妈,我想买这个’。但是如果妈妈说我们今天出来前并没有打算买这个玩具。宝贝马上就说‘好的’,并且转身就走。如果换做其他小朋友,他们可能会哇哇大哭,并且趴地上说今天非要这个玩具。”七宝听完以后咯咯咯笑了。
下午出去逛街的时候,她看到一个卖泡泡机的,就很想要。但是我说我们下午出来是放风筝的,没有打算买泡泡机。她真的就像我中午讲的一样,说了一句“好的” ,转身就走。
这就是提前夸赞带来的即时效果。为什么说提前?因为这段对话当中,她之前的行为并不是这样的,她见到喜欢的玩具也必须要买,或者最后是不情愿的走了。但是我把他的行为夸大化,美化后,像讲故事一样讲给她听,她会想原来自己是这样的,下次就会以这样的标准去要求自己。
这种对孩子的夸赞的方式归纳成一个结构就是:
1. 引出概念。我发现你是一个……的人。
2. 实例论证。有一次……
(这种例子最好是真实发生过,又略带夸张的举例。这样才能唤醒孩子的记忆,否则他会认为你在胡编乱造。)
3. 突出孩子的特殊性。别的小朋友就不会像你一样……
4. 再次告知概念。这种行为就叫……
上面的这种方式大家不妨一试,去看看效果。毕竟,如何做父母是需要一辈子去学习的事。
注:今天的文章写于晚上陪七宝入睡的时候。每天睡前我俩都会“复盘”今天发生的事,说一句“I love you。”今天聊了两句后,她就主动和我说,妈妈你写文章去吧,我自己睡。甚是欣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