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孩子们一起阅读了著名的绘本作家庆子•凯萨兹的作品《不要再笑了,裘裘!》,她的许多作品都诙谐幽默、故事性很强并伴有一定的情节起伏,非常适合幼儿感受、体验与猜想。
《不要再笑了,裘裘!》讲的是一只非常爱笑的小负鼠,妈妈很担心它,因为它太爱笑总学不会装死的本领,有一天它们外出练习时真的遇到了一只凶巴巴的大熊,这下该怎么办呢?
绘本有许多的悬测点,首先从封面开始:小负鼠笑得那么开心,可妈妈却一点也不开心,这是为什么? 此处幼儿由于相关经验和认知的缺乏,基本上想不到书中的原因,猜想比较天马行空不着边际。
封面中两只负鼠表情的对比引发的疑问扉页很有代入感,让孩子们一下子就感觉裘裘和他们一样,是个可爱又顽皮的孩子。
扉页中儿童化的场景很有代入感阅读前两页后,幼儿就能了解封面的疑惑了。
解答封面疑问之后到遇到大熊前这一部分,都适宜幼儿自主观察与直接讲述,同时由于部分语言有重复(裘裘与妈妈的对话),幼儿可以自主讲述。
这些练习动作后面又会出现 逐渐出现的小伙伴们也是看点 家中散乱的玩具让孩子们感觉很熟悉 对比的表情又出现了接着,大熊开始出场了,这一部分猜测和争论的内容也多了起来。
细心的孩子们已经发现后方欲出现的大熊 凶巴巴的大熊出现了,这可怎们办?悬测点2:大熊来了,裘裘会怎么做?他能不能成功装死?
幼儿A类(阳光派):能,因为遇到了真的大熊,所以能装死成功。
幼儿B类(悲观派):不能,它太爱笑了,还是不能成功装死,会被大熊吃掉。(此处还有不同声音的补充:它会战胜大熊,不会被吃掉。)
多数的幼儿倾向于A类,大家觉得当裘裘遇到真正的敌人时,还是能够不掉链子成功装死的。
又出现了这些动作,幼儿可自主描述 大熊为何不走?悬测点3:大熊为什么不走?
幼儿A(剧透派):它想和裘裘做朋友。
幼儿B(残忍派):它想等裘裘醒来,要吃活的。
大熊哭了,裘裘怎么做?悬测点4:大熊哭了,裘裘会怎么做?
幼儿A(观察派):醒来,因为我看到它已经睁开眼睛了。
幼儿B(惜命派):继续装死,因为大熊太可怕了。
若你是裘裘,你会怎么做?悬测点5:如果你是裘裘,你会用什么方法让裘裘笑起来?
幼儿A(直接派):给它挠痒痒。
幼儿B(阳光运动派):让他运动一下,热起来了就会笑了。
幼儿C(挠痒痒升级派):去找一根羽毛,轻轻地挠它的脚底。
说实话,我觉得孩子们的答案直接又有效,用了孩子们的方法,大熊肯定能笑起来。
危机化解,书内书外齐欢笑接下来几页大家看得也是笑声一片,危机化解了,大家都松了一口气,笑得也格外开心。
大熊和裘裘互相感谢这两句我停顿了一下,让孩子们接了一下他们的话。此处特别好地升华了全书的主题,凶巴巴的大熊通过裘裘学会了笑,爱笑的裘裘也通过大熊学会了装死。
调皮的作者还要和大家继续开玩笑 此处更是笑到停不下来最后作者又要和大家再开一个玩笑,也让孩子们的笑声达到了最高峰,前一页还准备快乐地分享虫子馅饼,后一页聪明的孩子们没等我讲,已经从动物们的表情中读到它们接下来准备装死了。
绘本讲完后有个孩子跑来问我:虫子馅饼里的虫子是活的还是死的?
我说:无论死活,给你来一份好吗?
她嫌弃地耸了耸鼻子,使劲摇了摇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