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时疯狂迷恋李敖,想要了解李敖的狷狂,一本《李敖快意恩仇录》足矣,大学时一口气读完他的所有杂文作品,以至于毕业论文就是解读李敖的《北京法源寺》,虽然没有机会亲眼见到大师,幸运的是我的毕业论文得到国内知名李敖文化研究学者陈才生老师的指导。
重温旧梦的最好方式是不去破坏它,而李敖最终还是2005年访问大陆,之后滑向犬儒,也算是晚节不保吧?
1
初识李敖
我猜很多80后对李敖的第一次印象,大概都来自于现象级少年作家韩寒的长篇小说《三重门》,在小说注释中,一个很不起眼的角落,提到《李敖快意恩仇录》,这段注释一定引起了太多人的好奇心。彼时世纪之交,中国互联网刚刚起步,很多地区仍处于互联网的史前文明,年轻人对外界最新信息的获取无非来源于报刊、书籍和电视广播,也许还有打口CD。
若干年后,演员靳东在电视剧《外科风云》中使用的道具《禅与摩托车维修艺术》《乌克兰拖拉机简史》在各大电商平台洛阳纸贵,被炒到500元一本,一度脱销,我才知道这叫做「长尾效应」。
因为信息获取的途径很少,更没有像现在的各类排行榜,反而那时候更能考验一个读者「按图索骥」的能力,从一本书的注释中发现另一本书,买来读,一发不可收,开始迷恋上这位作家,甚至不惜重金,从各种渠道收集到这位作家的全部作品。年幼的我以为这就是学术,直到读到钱钟书的《宋诗选注》。
2
钱钟书:一位令女文青差点错过的大师
钱钟书的《宋诗选注》看上去像是一本极度枯燥无趣的书,在互联网的史前文明,相信很多怀揣浪漫主义文学情怀的少女,错买了钱钟书的这本书,看到「宋」字就想到风雅的宋词。这些女文青大概不知道,也正是钱钟书提出了「诗分唐宋」的观点。「宋诗选注」有趣的地方也正是藏匿在长篇大论的注释之中,哪怕一个稀松平常的字眼,在钱钟书穿越古今、贯通中西的旁征博引下,让人不禁击节赞叹,原来学问还可以这么做,书袋掉起来还可以这么有趣!
我初次接触钱钟书的作品,也是在韩寒小说《三重门》的注释中。《走出魔镜的钱钟书先生》,光听书名就足以令人跪舔了。这本书是钱钟书的生平传记,在读这本书之前,我从没有接触过任何钱钟书的作品,那时我才初三,笃定地央求已经工作的姐姐陪我一块去新华书店买《围城》,姐姐大概是听过婚姻就像「围城」的妙喻,不明白小小年纪的我为何要看如此老气横秋的书。
《围城》我在一年内翻了不下7遍,钱钟书在小说中的妙喻横生深深震撼了我,小说居然还可以这么写!整个高中时代,我引以自豪的是满满三本周记,是钱钟书启蒙了我对文字的痴迷。三本周记中不乏对钱钟书遣词造句的模仿,据说每次都会引起整个语文教研组的纷纷传阅,翻看当年的文字,不禁仰天长叹,这大概是鄙人一生表达的巅峰了吧?
3
逐字逐句阅读:唯有大量输入才有稳定产出
大量的文字输入确实会带来一定的文字产出,很多人都有过类似的经历,当你在某一段时期持续阅读某一位作家的作品,你的遣词造句、行文风格,就会跟这位作家极其相似。工作后我也经常跟团队的新人分享我的经验,当你面对电脑屏幕一个字都写不下去的时候,一定是你的内容输入不够,你需要大量的阅读,而且必须是逐字逐句的阅读,曾有专业人士分析得出,正常人在每阅读10万字的前提下,才能顺畅地输出1000字的内容。
做运营工作的格局必须高于用户才行,而在碎片式信息爆炸的时代,获取内容大家都站在一个起跑线上,用户获取内容的渠道并不比运营人员少,那运营人员如何提升自己的格局呢?改变碎片式的阅读,回到互联网史前文明的阅读状态,逐字逐句阅读,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专注力,把注意力集中文字的精髓上。为什么有的作者写的文字,让人一看就发笑?普通人一笑而过,但内容运营人员得有意识揣摩文字背后的奥义,文字不单单传达信息,还有情感情绪,文字天生就带有传达情感情绪的基因,唯有逐字逐句阅读,才能习得。其实,学习任何技能都可以采用这样的「笨办法」。
4
无名氏:沾山气的美女
无名氏,在当代文学史上很难寻得踪迹的作家。无名氏原名卜乃夫,即使科班中文系出身的人,也未必听说过,这位从解放区「叛逃」到国统区的「反共作家」,他自然不会进入大专院校的文学史教材。吊诡的是,在号称出版界良心的台湾地区,至今也没有完整地出版过无名氏的全集。
《绿色的回声》是无名氏的青春爱情自传体小说,上世纪90年代中期,花城出版社出版过一套他的文集,如今这套文集也已经绝版,但因少有人问津,存量的原版书,在淘宝上依然能以极低的价格买到,尽管书页早已泛黄。
《绿色的回声》讲述了1940年代国共战争时期解放区,贫瘠的陕西黄土高原上,一段凄美的跨国爱情故事,书中的人物均使用真实姓名,只有女主角用中国名取代俄文名,仅显示真实俄文姓氏。
美女之美,有时似银色月光,水银泻地,一泻即散,不一定真魅、真有迷力,女子若似峰峦,带点山味,乍看虽非女性美,久则透彻酣畅魅劲。沾山气,而隐含杀气,更是翻江倒海的迷人。
这部小说之所以令我着迷,大概是因为两个不合适宜,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其一,故事发生的地点是那么不合时宜,就好像是《重庆森林》和《红高粱》互换了拍摄场地,正因为不合时宜,却显得更加接近现实的骨感。其二,小说成书于上世纪60年代,而文风却接近40年代,有点穿越剧的感觉。
小说里的女主角妲尼娅出身异国,粗服乱头不掩国色,天生的浪漫、神秘气息,令身处备战区苦闷的青年作家无名氏眼前一亮,继而「翻江倒海」。彼时爱的那么深入骨髓,不敢想象余生无法共度的沦陷感,而天下最美的是时间,最残忍的也是时间,40年后,1万里外太平洋彼岸的电话那端,妲尼娅一句「你猜我是谁」,一切云淡风轻。
作者:小饿(公众号:eshiyiblog)关注社交媒体运营,另类解读互联网热点话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