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只叫郑佳的狗,一只叫土豆的狗,一只叫凤霞的鸡,一只叫建国的公鸡,两只猫,三只鹅,这是二冬老师养的动物。
种菜,养花,写作,画画,晒太阳,这是二冬老师每天的生活,也是我非常羡慕的生活。
我喜欢他的文字,一是因为他观察细致;
我发现一种知了,通体黑色,身体的线条很匀称,比常见的那种大知了更有型。对比起来,大知了肥胖的身躯就像中年发福的胖子。
大的知了应该是肺活量比较好,叫起来最是让人烦躁,就像你在火车上睡觉时旁边的大叔打电话,扯着嗓子聊。小知了的声音有一点奶声奶气的尖锐,像个有多动症的熊孩子在你耳边絮叨。
即使没听过知了的叫声,这也让你瞬间了解,因为我们对后者太熟悉了。
二是他能从平凡的事,物上得到很多道理。
以前很难理解“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的转变节点,后来看着这只母鸡和这只公鸡,我才意识到,那个节点,其实就是一种自救、自保。作为没什么战斗力的弱势群体,为了生存,母鸡必须寻求公鸡的保护,自尊什么的早就不重要了,不然就会被鹰抓走,被黄鼠狼吃掉。弱势群体的生存方式,很难用道德去权衡,大多数是生与死的选择。
通过公鸡欺凌母鸡,到母鸡顺从的事情,去理解斯德哥尔摩综合征。
![](https://img.haomeiwen.com/i3524007/576e01ac7bc8e057.png)
好的文学就在于根本看不出写的痕迹,像是一气呵成的,像说话一样自然;
从小红理发店到好的文学,好的电影,好的音乐。
2
我也喜欢他写的“富”。
富在这一生的时间都可由我任意支配,随心随性,并会一直持续下去。
富在我有电影、音乐、书,宣纸、毛笔,诗;有鸡有鹅,有猫有狗;有山有云有风有太阳,有吃有喝有余粮,可以在沐暄堂自然醒;富在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日复一日,每一天,每一年,都很坦然。
富和经济基础有关,但并不完全由经济基础决定。有一种成功是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似乎绝不部分人做不到,这是为什么?
《借山而居》这本书主要写的是二冬老师在山上居住的时光,如果你喜欢这样的生活方式,可以来看看这本书。
![](https://img.haomeiwen.com/i3524007/c1331b38af634bf8.png)
3
我也曾设想过自己的农村生活,盖3间自住房,租貌似也可,不需要二楼三楼,大平层就好,但一定要盖一间玻璃房,里面放置一个舒服的沙发,平时用来晒太阳,喝茶,读书。
跟着季节走,3月看油菜花,4月挖笋,5月插秧,8月榨油……
和我家那位商量,觉得可行,自家盖房,一年回去住几个月。
![](https://img.haomeiwen.com/i3524007/10d531486650f095.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