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关于梦想,关于现实,关于TA成长励志人生旅途
那些梦想着去全世界流浪的人们,现在都怎么样了?

那些梦想着去全世界流浪的人们,现在都怎么样了?

作者: 全球趣资讯 | 来源:发表于2019-04-03 21:01 被阅读11次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晓憩客栈。

    前段时间,一个很有文化的流浪汉沈巍走进了我们的视野,他看似外表邋遢,却出口成章。被网友在抖音上晒出他的视频后,一时间风靡全国。

    人们都觉得不可思议,一个流浪汉竟然如此饱经诗书。

    经过进一步的询问和调查后,人们才知道他有家人,有存款,而且是审计局公务员,虽然流浪多年,却还领着病休工资。

    他离经叛道的生活方式,实在匪夷所思。

    沈巍提倡垃圾分类,垃圾一捡就是二十六年。因此他捡垃圾、流浪都是自愿的,没有迫不得已的理由。

    他热爱读书,靠着长期的阅读积累,拥有了丰富的学识,特别是国学,《三国》、《左传》、《尚书》信手拈来。

    他能不假思索的把国学知识脱口而出,却谦虚的表示:““现在书读得少了,好像觉得很稀奇,不是我学问多大,你们自身造成的,你们书读得少,就这么简单的道理。”

    讽刺的是,他的与众不同却成了各路人马想要增加曝光量,粉丝量的捷径。

    网友狂热的追捧他,和他合影,找他谈话,不是因为崇敬他的丰厚文化底蕴,只是为了获取流量。

    沈巍对此失望至极,对人们的干扰不胜其烦,但却无可奈何。

    流浪大师只能重新寻新“家”,再次隐匿起来,人们也会慢慢把他淡忘掉。这样沈巍就可以继续捡垃圾,回到之前平静的生活了。

    前天他的事迹被央视《新闻人物周刊》报道,主持人白岩松对他仅用六个字做出评价“有钱难买喜欢。”

    庄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沈巍是真正幸福的人,他敢于与其他人不一样。坚持自己喜欢的事,坚持自己喜欢的生活,深深的沉醉其中。

    一个简单的“喜欢”,他就过了二十六年流浪汉的生活。

    各种鸡汤告诫我们:要按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但我们有几个人能做到?多少人为了生计,为了面子,做着不喜欢的工作,逆来顺受,被生活牵着鼻子走。

    我们都在社会条条框框的规则下小心翼翼的生活着。

    歌曲《橄榄树》这样唱着:不要问我从哪里来,我的故乡在远方。为什么流浪?流浪远方。为了天空飞翔的小鸟,为了山间轻流的小溪,为了宽阔的草原,还有为了梦中的橄榄树。

    这首歌的词作者就是一位流浪作家,她就是写出《撒哈拉的故事》、《哭泣的骆驼》、《雨季不再来》等畅销作品的台湾女作家三毛。

    她的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流浪中度过的。

    三毛从二十四岁独自前往西班牙留学开始,人生就改变了。她回到家乡,却因为失败的爱情,又故地重游,返回了西班牙。

    在那里三毛找到了等待她六年的西班牙男孩荷西,当时的荷西已经长大,成了一个长满络腮胡的男人。

    他们一同去西属撒哈拉沙漠定居生活。三毛过上了暂时安稳的生活,每天写作,荷西做潜水员。日子虽然清苦,三毛却很满足,在此期间她创作了大量的优秀自传体小说。

    好景不长,荷西在他们共同生活了六年后,意外身亡。怀着满心伤痛,三毛再次踏上了流浪的旅途。

    她去了很多国家,西班牙、德国、美国、东德、波兰、南斯拉夫、捷克、丹麦……“万水千山走遍”,她和沈巍有很多相似之处。

    三毛在《梦里花落知多少》中的一篇文章里,讲到自己小时候,老师给同学们布置的一篇作文《我的志愿》。

    她写道:“我有一天长大了,希望做一个拾破烂的人,因为这种职业,不但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同时又可以大街小巷的游走玩耍,一面工作一面游戏,自由快乐得如同天上的飞鸟。

    更重要的是,人们常常不知不觉的将许多还可以利用的好东西当作垃圾丢掉,拾破烂的人最愉快的时刻就是将这些蒙尘的好东西再度发掘出来。”

    后来她的确到处走走停停,还喜欢收藏各种东西,古钱币、风干的骆驼头骨、树干、好看的布料。

    这些奇奇怪怪的东西,在她眼里都是宝贝。三毛实现了儿时那个“捡破烂”,四处流浪的梦想。

    但她的流浪生涯也在异国他乡生活了十四年后,就划上了句号,最后她还是回到了家乡。

    大概很多喜欢音乐的年轻人都做过当流浪歌手的梦吧,想象着背上吉他,唱着歌,去全世界流浪,一定是件浪漫的事情。

    每当我从地下通道路过,看到一个个年轻人,抱着吉他唱歌时,心里总会泛起一股股莫名的感动。

    他们在为心中的梦想而唱,真的很勇敢,很无畏,凭着心中一腔热血,就可以忍受颠沛流离的生活和不稳定的收入。

    但他们坚定的身影,总是在一段时间之后,就找寻不到。

    他们是放弃梦想了?还是已经找到了伯乐?我想应该是前者比较多吧。

    流浪的日子,不会长久,也不能长久,无论如何都不是正常的生活。

    可能这些人在年岁渐长后,迫于现实的压力,回归到了普通人的平凡生活。上班下班,按部就班的过日子了。

    而他们当流浪歌手的梦,就这样永远的被抛到脑后。

    直到某一天在街头巷口,看到那些用力嘶吼呐喊的流浪歌手,回忆起当年的自己,回想起自己也曾做过的那个梦,心仿佛被一把锋利的小刀,狠狠的刺了一下,疼痛袭来。

    但这些情绪在离开不久,也就烟消云散了,好像它从来没有来过。

    生活还是一如既往的浑浑噩噩。他们忙碌于日常的琐碎中,不再记得曾经那个疯狂的梦想,不再记得当初那个躁动不安的自己。

    也许这时的他们已经明白了一个道理:我心安处是故乡。

    高晓松说:生活不只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他的初衷是美好的,‍但我觉得对于我们来说,每天必须要面对当下的蝇营狗苟,而诗和远方,毕竟不是生活,只能偶尔拿来幻想一下吧。

    因为它只能作为生活的调味剂,是平淡生活里的理想主义而已。

    作家蒋方舟说她很反感这句话。在她看来生活的苟且和诗和远方是一种虚假的对立。

    她说:你必须要么非常努力,要么非常聪明,你才能勉强过上一种平庸的生活。

    我们每个人注定要在生活的一地鸡毛中,继续庸庸碌碌的活着,或许这就是生活的真相。

    而沈巍、三毛、流浪歌手和所有那些离群索居的人们,最后怎么样了呢?

    其实和我们没什么区别,最终都会被淹没在人潮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原创作者悠悠露鸣,转载请后台联系。

    更多精彩内容,搜索微信公共号晓憩客栈,或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我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那些梦想着去全世界流浪的人们,现在都怎么样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cyt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