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童年,是在一个三线小城市度过的。父母都是农民子弟出身,靠根正苗红+刻苦读书来到小城市上学、就业、安家,我出生在工厂的家属大院里,一直到大学毕业,我家就一直呆在这个大院里,只不过从后排搬到前头,从这头搬到那头。
一开始,单位大院都是一排排的平房,平房前面每隔一段距离安装一个自来水龙头,各家各户就轮流用自来水,到做饭的时候大家聚在一起分外热闹。
印象中上小学前,一到夏天傍晚,院中大大小小孩子就聚在一起,跳皮筋,玩石子儿,捉蛐蛐,或者去厂区小树林里捉知了,玩得不亦乐乎,每天都玩不够。
白天我被妈妈带到厂子里,在她的检查屋里,做一张一张计算题的卡片。趁她不注意,我经常会偷偷溜出来,去找其他小伙伴玩,然后藏在拐角处偷看妈妈有没追出来。
那时妈妈总会千叮咛万嘱咐,千万不要到变压器那儿去。记得妈妈讲过,厂里一个职工的孩子,不知怎的碰到了变压器,不幸一只手被烧焦,缝在肚皮里长肉。听上去好吓人,我没见过这孩子,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反正被吓住了很长时间。
后来家属院给各家各户建起了独立的小院。爸爸在院子里种下了一棵枸杞,一颗香椿,搭起了葡萄架,记得品种是玫瑰香和巨峰,妈妈种下了丝瓜。于是印象里总是爸爸将肥料一半埋进枸杞,一半埋进香椿。等到夏天,院里绿意悠悠,吃不完的枸杞、香椿、丝瓜和葡萄,于是杞杞晒干,丝瓜长成了瓜种,瓤用来刷锅刷碗。
住平房最难过的不是冬天冷,不是土大,而是上厕所。院里只有一个公共厕所,每次去都担心滑下去,真是童年的噩梦一场。
直到大学毕业的时候,爸爸工厂集资盖楼我们才搬家离开了家属院。从此,再也没住过平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