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入疆第三天,来到独库公路的起点处,却不得其门而入。
本次秋游南疆最向往之一是独库公路,图七到图九是来自网络的独库公路照片,初看时,感觉与当年的滇缅公路有得一比,再看,险峻程度有过之而无不及。
13号初到新疆时,古丽娜告诉我们,独库公路一般每年十一后封闭,第二年六月底开放,全年也不过开放九十来天。但今年下雪时间提前,独库公路关闭时间可能会提前,不知我们能不能赶在关闭前进入?
14号我们从乌鲁木齐往独山子的路上,听说独库公路因为下雪而短暂关闭,我们的心悬起来,还好还好,十点钟时开放了。
古丽娜不住念叨“正念正念,明天不下雪!”我们也在内心默默祈祷。
15号起床时天色灰蒙蒙,预感不好,原定9:15出发的,古丽娜在微信群里让大家暂缓下楼,等待通知。近十点时我们下楼,古丽娜说独库公路没开,我们是改道还是继续等待?商量决定再等一小时看看,于是我们回到餐厅打掼蛋,边打边等。
十点半时传来的消息,积雪已经四十公分,而雪还在下。虽然正在组织扫雪,但是今天是确定不开了。
独山子酒店里等待走独库公路的很多团队开始紧急磋商,有团队决定继续等待,朱市长拍板,我们改道走!
走旧道比独库公路多走八九个小时,原计划当晚住巴音布鲁克,临时改到那拉提镇,好不容易订到一家民宿。
雨天赶路,灰蒙蒙的天地,再好的风景也藏拙了。路过赛里木湖,还是灰蒙蒙,我记得多年前来赛里木湖时有过惊艳的感觉,此时却无从想象。
也有意外收获,新疆美味多多,中午在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的九尊肥牛,尝到蒙古美食,韧到黏嘴的牛蹄,鲜香的手抓羊肉,还有美味的鸽子汤,还有一种羊肉馅肉饼,名字叫“奔跑的饼”。
漫漫旅途,听古丽娜讲博尔塔拉蒙古人的故事。
“博尔塔拉”是蒙古语,意为“银色的草原”,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边缘,与哈萨克斯坦接壤。
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蒙古族土尔扈特部首领渥巴锡,率领17万人自伏尔加河流域回归祖先的家园,他们几乎全歼了沙俄女皇叶卡捷琳娜二世派出的哥萨克军队后,于1771年6月到达西部蒙古。
乾隆册封渥巴锡为乌纳恩素诛克图旧土尔扈特部卓里克图汗,将他们安置在精河一带游牧,归伊犁将军节制。
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后一次大规模迁徙。
晚八点半到达那拉提镇,找到一家有红烧排骨的汉餐店,名字居然叫作“花间一壶酒”。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我们一边吟诗,一边享用美食,红烧排骨,咕老肉,番茄炒蛋⋯⋯,本次秋游南疆,每人必胖两公斤。
夜宿“竹间”,前台维族小姑娘说后院的西梅熟了,明天早上你们可以去摘西梅。古丽娜说西美可以治便秘,晚上吃四个西梅,第二天早上好爽。
一夜的梦中都是采西梅,好甜好甜。
白天路上听郦波教授讲大唐边塞诗派,也称“高岑诗派”,高适、岑参是边塞诗的首席代表,而岑参是唯一真正在边塞生活过很长时间的边塞诗人。
深夜读《岑参传》,在字里行间感受大漠穷秋塞草腓,津津有味,其乐无穷。
还找到一个大漠风尘边塞风光的网络小说,一路读得欲罢不能,漫长的旅途变得趣味横生,真正的“行万里路,读万卷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