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要选择回家乡做炭基大米?
二哥是一个60后,在村里长大,祖祖辈辈忙碌在田间地头,打小跟着父辈下地干活,这也可能是上一辈人儿时唯一的快乐吧。
以前农业种植没有机械化,一头牛就是田间最好的劳动力,春种秋实,一年间总是停不下来。放学后和姊妹在家中等着父母在地里归来,灶台里熬煮着大米粥,一家人围绕在炕头,没有的话语,但在不经意间透露着点滴的幸福。
在下过雨的地里,最喜欢和小伙伴捉蚯蚓,父辈曾说过‘蚯蚓是保护土壤的好帮手,它在地里不停的蠕动,消化地里的腐蚀枝叶,为农田提供最简单的肥料’。那时,土地就是一家人的饭碗,虽然辛苦,但一家人生活得踏踏实实的,更完全不会因为食品健康问题而发愁。
家乡唐山是一个北方城市,但种植水稻的不在少数。儿时的米香是一口下去舌尖依旧有甜香余味,齿间感受软糯。尽管不常吃到大米,但那种味道永远留在记忆中。
长大后学习了和农业相关的专业,但二哥发现,现如今农作物的味道与儿时记忆中却总差了些。种子还是之前的种子,机械辅助农耕,这些几乎不会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二哥走遍了曾经的田间地头、不断的调研实验,但发现土地全然不是曾经的‘土地’了。
原来,过量的化肥、农药、激素等化学制剂致使土壤质量逐渐恶化,微生物越来越少,土地板结日益严重,部分土壤检测报告中也显示出重金属严重超标。
可对于儿时‘大米’的情节久久不能忘怀,想尝到曾经的米味儿,这必须从根源着手,从土壤入手。
这就坚定了二哥回到家乡,在曾经的热土上实现自身价值,更是为了内心的那一丝情怀,让百姓吃到健康的粮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