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借山而居,选择心中的那片净土

借山而居,选择心中的那片净土

作者: 冰是睡熟的水 | 来源:发表于2021-08-09 21:35 被阅读0次

八年前,有个画画的年轻小伙张二冬梦想“借山而居”,然后真的辞职离家,一口气跑到西安终南山上,担水种地,喂鸡养狗,写诗画画。八年后,他还在那儿。针对走红网络后外界的声音,他写了本书《借山而居》,在书中做了回应。

终南不是捷径,它有不逍遥、不浪漫的部分,也有另一种世俗的压力,所以他说:桃花源只是你看见的白天,而聊斋才是夜晚。虚拟价值被剥掉之后的生活,其实挺简单的。一块钱一包的丝瓜种起码可以结一百个丝瓜,有水喝,有饭吃,读书,画画,听音乐,晒太阳,写诗会友,围炉夜话……充足且自由。我不想要的都和我无关;我想要的一切,我都有。”

王维有首诗《终南别业》: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王维隐居终南山,生活闲适、自得其乐,这也是王维的生活选择。他兴致来了就独自信步漫游,走到水的尽头就坐看行云变幻。诗人看山看水看行云,自由自在,不刻意探幽寻胜,而能随时随处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

“终南山”对王维和张二冬来说是一样的,是没有什么符号色彩的,不是隐居的山,也不是什么隐士的山,它就是“西安南边的山”。

张二冬说:“你在山里时,整个环境都是空旷静寂的,那个时候你会发现,远处的每一下敲钟,每一声鸟语,每一缕凉风,都能在你心底开出一朵纯粹绚烂的花。”

是的,选择最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因此无需判定哪一种生活方式正确,只要我们看到理想的生存状态,会让一个人通往快乐的法门。

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丰富的年代,我们同样也承受了很多的压力,我们慢慢开始渴望自由,渴望拥有简单的生活,让浮躁的心慢慢平和下来,关注内心真正的需要。

有些人,消逝在风中,再怎么呼唤也没有回响;

有些坏情绪,久久不能消化,只会越陷越深。

现在,是时候把那些心事一一放下,腾出双手来迎接新的生活了。

你有没有试过一次,一个下午什么都不做,静静地看一本书,听一首歌。有的时候,什么都不做不是对时间的浪费,而是换一种方式去感受和体验。

季羡林老先生说“人生毕竟是非常可爱的,大地毕竟是非常可爱的。”心中美好,则处处美好,心中安静,则自有一片净土。




没有哪种生活方式好或不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

相关文章

  • 借山而居,选择心中的那片净土

    八年前,有个画画的年轻小伙张二冬梦想“借山而居”,然后真的辞职离家,一口气跑到西安终南山上,担水种地,喂鸡养狗,写...

  • 借山而居

    借山而居

  • 借山而居

    最近一周,看完了二冬的三本书《借山而居》《鸡江湖》《鹅、鹅、鹅》。起因是关小阳推荐几篇文章让我看,读了几篇后觉着有...

  • 《借山而居》

    今天小艺给大家推荐的书是冬子的《借山而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度过一生。 “回来后我发现,在选择一种生活时,一般都会...

  • 借山而居

    很多年以后,我们在一起,有一个小院子,庭前一树梨花,时光尚好。

  • 借山而居                            

    借山而居的生活, 富在春花秋有月, 夏有凉风冬有雪, 一花一草一阳光, 一笔一墨一诗意, 一墙一瓦一锄头, 一猫一...

  • 借山而居

    《2014借山而居》这是在2015年给我惊喜的一篇文章。说实话,我更喜欢那些通过手眼合一完成的实景图照片。 这篇文...

  • 借山而居

    借山而居随感 冲着图下的,想在奔忙之余看看,“心远地自偏”矣~全书阅完,更惊艳的是文字 读得心旷神怡,跟着张二冬养...

  • 借山而居

    初看这本书时,看到一些语句,比如“若有瘾之心,处处皆是终南山”,比如作者喜欢砖地,认为弹个烟灰或者喝茶时泼出去茶根...

  • 借山而居

    知道张二冬是在两年前,一个朋友给我推荐了他的书《借山而居》。 读后,我羡慕了,但我更感叹于他在现实中的勇气,一个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借山而居,选择心中的那片净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djtb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