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果一个食不果腹、衣不蔽体的穷人和富人相比,当然穷人过得更痛苦一些。
2.
在中国。如果是年收入10万元人民币的人a,和年收入1000万元人民币的人b相比,a也算穷人。但a不至于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实质上,在体力付出相当、不出意外的情况下,仅从“满足非记忆需求”的角度上说,a和b不会有明显的区别。
这种情况下,a和b比谁过得更快乐一些,实质上比的是“记忆需求的满足程度”。
3.
一般情况下,从金钱数量收入的角度上说,b的要求是比a高的。
如果a一天的收入达到1000元,就超过a日常收入,就超预期满足a的记忆需求,a会感到快乐(记忆舒服程度提升)。而b一天的收入如果是10000元,达不到b的日常平均收入,b会感到失落(记忆舒服程度下降)。
从这个角度讲,富人不一定比穷人过得更快乐。
4.
事实上,有不少富人不惜付出健康的代价,日以继夜的工作,劳动量超过大部分穷人。这些富人为何如此拼命?
这是因为这部分富人的“记忆需求”常处于“满足程度低的状态”。“记忆舒服程度偏低”鞭策着富人不断地行动、突破,再行动、再突破,循环往复,以追求“更高一些,却永远无法长期满格的记忆舒服程度”。
从这个角度上讲,相当一部分富人的总体平均快乐程度是比一般穷人平均快乐程度要低的。
5.
这样看来,“记忆需求”真是个可恶的东西,吃饱住暖还让人不得安乐、日夜操劳。
但其实应该从多个角度看问题。
如果没有记忆需求营造的痛苦和鞭策,富人、穷人在满足非记忆需求之后都停止追求。那么,人类储存的粮食将只减不增,人类将不再有好奇心、不再热衷于学习,高科技产业将没有人去维护,未知的世界将没有人去探索,新的领域将没有人去开拓,人类创造的辉煌文明将迅速没落、消亡。
从这个角度讲,虽然记忆需求让人类痛苦,但人类还是必需要感谢记忆需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