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句话讲了孔夫子一生的经历,15岁开始志于学,到了30岁立道,立德,立仁,立学,立礼,立的是自己的行事作风,行为准则,思维方式,思想高度。
30而立,不是说你立了什么样的事业,成没成家。30而立,立的是自己正确的价值观,修养自己的内在,形成自己的品格,拥有自己的人生方向。
到了40岁的时候,懂得变通,懂得万事万物发生必有其原因和规律。不再纠结和执着在某一件事情当中。
遇到事情不再有困惑,疑惑,迷惘,因为心中有志向,不会轻易改变,心中有道德,不会轻易妥协。心中有仁爱,不会轻易怨恨。心中有学识,自然没有迷惘。
到了50岁的时候,知道了天命所归,不负于天命,明白了天道,天地运行的规律。懂得赞天地之化育,没有个人的得失,个人之高低,不会与人争论长短,而一心去完成自己的天命,去做自己该去做的事情。
到了60岁的时候,没有不顺耳的话,没有看不惯的事情,没有什么值得执著的事情。这个时候可以听到天地之道,天地的声音。
到了70岁的时候,做事情可以随心所欲,率性而为,想要去做什么就做什么。因为心中早已无恶,心中早已光明,心中早已是圣人之标准,心中早已怀天地之大德,又怎么能做出来不好的事情呢?
不会做出超出规矩和礼节的事情,不会做出伤害他人的事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