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周作业,坐在电脑前,已经很久了。愣是没有敲出三瓜两枣,抓耳挠腮。写作也有段时间了,为什么到现在还这么难呢?难到这八百字都弄的自己狼狈不堪。
细细思量,输入不够,练习不够。别人每天阅读起码半小时,自己零敲碎打翻几页电子书,在办公室因为怕领导同事看到,还要留心有没有人进来查岗,一边工作、一边阅读、一边防备,专注自然受影响,阅读效果自然不佳。
练习,每天日更已经胎死腹中了,写了几万字后,自己定下日更目标就搁浅了。
试问这样的行动力如何能提高本就平平无奇的写作水平呢!
提高写作是一个目标,那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呢?除了阅读的积累和写作本身练习,学习力也非常关键。
说来惭愧,我是要写这篇文章,再复习了大白老师的三节课。复习后,依然有很多点无法内化形成自己的知识,归其缘由是自己没有用起来或自己的学习中没有碰到类同的问题。
既然如此,那姑且只就引起共鸣之处,做一些梳理,准备下阶段务必用起来。
1、时间清单
时间管理,一直是我极其薄弱甚至可以说几乎空白的难处。最近听到大家反复提到猫叔“时间是我的命。”
其实,大家都深知时间无价,生命过一秒就少一秒。浪费别人时间是谋财害命,浪费自己的时间是慢性自杀。可普通人经常“犯罪”或“自杀”,或者兼而有之。
上面比喻或稍显悚人,不过以亲身经历来看,时间管理的低水平,确实影响了自身学习的效率和效果。
时间管理很深,我是小白,做不到时间管理高手的出类拔萃。早就想好了,从列简单的时间清单开始践行时间管理。
早上起床开始,直到睡觉前,一天必做的事情,做简单的时间规划。根据自己性格,不宜过细,我观很多群友,时间规划精确到令我生畏,就拿大白老师上课时候给的时间作战图,我看的都头疼不要说学习,我很清楚知道那不适合我,起码当下我做不到。
2、专注管理
这几次作业,都是看完一些群友作业再动笔。这次,应该是丢丢的作业,她谈到自己不认同碎片化学习,举了自己乘坐公交试验过碎片化学习的案例,结果完全没有学习效果,甚至根本学不了。
早前,有位群友在她的时间清单里最后一项提到晚睡前一边泡脚一边听书。
我本身是个专注力极差的人,客观说由于工作、生活我们的学习难免被割裂成一块块,有大有小,如果这些小的我们都抛弃未免浪费,但事实上这些小时间都利用起来也不见得都有效果,甚至还影响了主学习和主业,想着一举多得往往导致一举多失,比如我担心领导进来查岗,一边心里要惦念着,一边要偷着写微头条,一边写着,一边怕被领导和同事看到。低头用手机,也担心被认为工作没有盯着屏幕玩手机,实际上是工作都做好了,可是领导怎么会管你是否安排好工作呢?和领导打开天窗说亮话,那就更惨了,从此你就没有任何自己的时间了。所以利用碎片化时间,目前效果还看不到,需要继续摸索寻找。
上面案例,都说明碎片化时间学习不足和不佳,那关于碎片化和专注就完全不可以平衡吗?
北大博士帅澜在得到课程《让孩子更专注的心理学》说过,生活和学习中一心多用,不利于培养专注,但是若需要一心多用时又做不好,说明注意力不够灵活,也是有问题。
专家的言论,在我认为,就是根据情况及自身的能力,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比如上面泡脚时候,这时候就是完全机械动作,不需要耗费心力去关注,这时候我们就能投入听书的能力。反之,如果无法做到一心多用时候,避免做无用功,还是以一心一意为宜吧!
3、复盘
写过文章我再没有看过,上过课如无必要就没有再复习过。牛人一再强调复盘,很多群友也再说复盘,我也知道复盘很重要。可知道却往往做不到,更悲催是我做到没做过的。试着从复习课程,和修改老师批改过的文章开始复盘。
想好了,就是行动了,无论是时间清单,专注管理,还是复盘。最后,还是以猫叔那句话结束“不做,然并卵用”,与大家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