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这几天陆续出分,志愿填报成为准大学生们最纠结的问题。分数已经尘埃落定,接下来的选择,才能使高考的分数充分发挥。这是个很纠结的事情,同时也是一个很盲目的事情。拿着分数对照相应层次的学校,然后再在文字描述中去了解和选择专业。分数锱铢必较,专业个人造化。
当年志愿填报,就是人手一本《招生之友》厚厚一本书,收编了全国各地的学校专业,按图索骥去看自己分数够得上的学校。六十块一本比什么学习资料都贵,但是那是梦想的图引,所以几乎人手一本,即使成绩很差的同学,不买一本似乎就剥夺了填写志愿的资本。
我记得分数下来之后我在家如同翻字典一样,从诸多学校条目中翻找,对于一个学校的好与坏全凭第一印象和名字的顺口程度。小本本上并列写着几个学校,专业方面并没有有什么熟知的,都是从名称中猜测个大概,那时候男生比较火热的专业是土木工程,机械制造,车辆交通。女生热门是教育,护理,会计等。而许多专业的名称就是名词排列组合并不了解它其中的专业内容。看着顺眼就选上作为调剂。
就这样到了报考的时间专门坐一个小时的公交车去县城,因为只有那里有网吧可以填报志愿。最终在边填报边利用网络补充侦查之后,我填了我本子上写的三个学校,另外三个平行志愿填报的是因为查询过程中链接跳转而认识的新的学校,专业排序也有很大变化,最终我慎重的保存上我填写的志愿,像放飞一只心中的白鸽,飞向我从未涉足的远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