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分数出来之后,几家欢喜几家愁,不管满意与否,接下来的事情是必须要花时间花心思做的,填报高考志愿。除了非常优秀且目标极其明确的高考生,可以不必纠结,按要求填报即可。但对于绝大多数的考生,甚至是考生全家来说,这是个耗时、费精力的事,因为这关系到孩子的未来。
同事家的儿子考了高分,因为选测科目没有A,本省的211学校可填的便只有屈指可数的几所。双一流的学校,想上其王牌专业,又怕被高分挤落。这么高的分数,上不了王牌专业,又觉得不甘。于是,在志愿的填报过程中难免家长和孩子便会出现分歧。看他为难的样子,我也不敢多问。
同学的女儿高考志愿,同学是费了很多的心思,从高考前便开始学习填报志愿的流程、技巧等,有疑问便想法咨询。同学不想女儿离家太远,学校选择大多在本省或邻省。她根据女儿的分数,结合女儿意愿,这个意愿也是她与女儿沟通后的意愿,选定了七所院校,然后留了一所给女儿自己选择。
我和豆丫头小学同学的妈妈聊天,为了填志愿聊了一个多小时。这个小学同学跟她有些奇特的缘分,在小学一二年级是同学,一起学了琵琶。从三年级起,她们之间便一直是在隔壁班的关系。初中在一个学校,隔壁班;中考分差一分,被同一所高中录取,高一,隔壁班;高二分文理科,都选择了史政,还是隔壁班。高考分数出来了,依旧只相差几分。她们俩因不在一个班,聊的不多,相反,我跟她妈妈倒是遇到了会一起聊,当然,多数聊的是孩子和孩子的成绩与学习状态。她周五请了假,陪孩子在家填志愿。因分数不是很高,与女儿喜欢的政法大学相差甚远,同样也不希望孩子出省,所以在省内的那几所本一院校中艰难抉择。那几页纸快被她翻烂了。
跟她们相比,我要轻松点,填志愿的主角是豆丫头,我负责根据她的想法查资料,给她打个下手。豆丫头是文科,分数不是很高,但目标明确,相对而言,选择学校的范围较小。再者,她对于学校的所在地,有着自己的强烈要求,再次将可选的院校减少。于是,根据你自己的分数及在江苏省的排名,将院校初步选定,再从网上查看所选院校的简介,2020年的招生简章,一步一步确定院校,确定院校的先后顺序。因为院校本就是根据她喜欢的专业所框定的,所以在选院校内的专业时,将喜欢的填在第一志愿。因该专业非所填院校的王牌专业,甚至只是学校排在末位的专业,便也不必太担心入了校无法上自己喜欢的专业。后面的专业填报也就根据兴趣排序填报而已。
教师工作稳定,待遇好,还有寒暑假。在填报志愿时,家长便会建议填师范类大学,将来当老师。偏偏孩子对此兴致不高,有的孩子会被家长劝说甚至洗脑,最后同意填报;也有的孩子比较执拗,坚决不填,譬如豆丫头,她说,大家都这么想,都当老师,以后其他的职业不要有人做了?也许正是有这样的想法存在,师范院校的分数在逐年上升。
不管怎样,高考志愿已经填报结束,接下来便是等待,等待录取结果,等待大学生涯的启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