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上《最后的狄仁杰3》,又走进了《最后的狄仁杰4》的世界。依然追随作者的脚步,和狄仁杰一起行走在大唐的国土上。在我心中,狄仁杰一直是睿智的化身,一切不为人知的秘密在他眼里都应该是透明的、可见的,他能解决一切问题,也许这就是人物带给我的安全感。而《大唐悬疑录:最后的狄仁杰》这一系列书,却让我看到了一个与常人无疑的狄仁杰。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也会迈入老人的行列,他也会望着天空思念亲人。在年少时,也有青春的悸动,也有面对做决定时不知如何取舍的矛盾心理。是的,在被称为神探之前,他首先是个拥有七情六欲的人,并不是连睡觉时也充满理性思考的神人。
在《最后的狄仁杰4》中,我们不仅看到了袁从英在随时可能丧命的战场上的如何应对,也看到了年少时的狄仁杰如何抽丝剥茧,破解案件。战争,是紧张的,也是前三部的水到渠成。身处庭州的袁从英独身一人面对敌人,不可谓不胆大。而狄仁杰为了袁从英也是费尽了心思,并以安抚使的身份前往陇右道。两个感情深厚的人各为对方考虑,当然,在他们心中,有国才有家,国在前,为了国家,可以把一切置之度外。除却紧张的战争,其中还穿插着个人感情,在书中,我们看到了为情所困的裴素云,也看到了为了国,说话不留情面的袁从英(也许这是一种策略,但是却让人痛彻心扉)。
在书中的后半部分,一个人物在回忆中出场,她就是时刻生活在狄仁杰记忆中的郁蓉。天下苍生与纯真少女,究竟孰轻孰重?这是狄仁杰质问自己的一句话,也是令我思考的一句话,英雄就一定要舍弃心中所爱吗?这并不是白月光与朱砂痣的抗衡,这是心中的她与自己内心怯弱心理的较量,一念之间,她只能成为心中永远的白月光和朱砂痣。这样的狄仁杰,拉近了他与读者之间的距离,也使读者感受到了狄仁杰深深的悔恨。
故事发展到这里,我们只能等待结局,后续如何发展,让我们拭目以待。
除了故事情节,我还对作者笔下的环境描写有很大兴趣,每一次环境的描述都不是无的放矢,都与故事相辅相成。无论是严寒还是初春,都是对彼时情景的一种渲染。喜欢这种表达,期待后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