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何为健康
1.心理学关于健康的定位: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或羸弱,而是体格、精神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完全健康状态,可见精神卫生的重要性。
2.心理健康的标准:心情愉快、情绪稳定;能有效发挥自己的心理效能;认知、行为协调统一;人际关系和谐;社会适应能力良好。
3.医学心理模式的健康标准:
精力充沛、能应对工作生活压力而不感到过分紧张;
态度积极,乐于承担责任,不论事情大小不挑剔;
善于休息,睡眠良好;
能适应外界环境的各种变化,应变能力强;
能低于一般性的感冒和传染病;
体重得当,身体匀称,站立时头、肩、臂位置协调;
反应敏锐,眼睛明亮,眼睑不发炎;
牙齿清洁,无空洞,无痛感,无出血现象,牙龈颜色正常;
头发有光泽,无头屑;
肌肉和皮肤富有弹性,走路轻松。
二、心理疾病常见症状
(一)常见焦虑症状:
无缘无故、没有明确对象和内容的焦急、紧张和恐惧;
指向未来,自己说不出究竟存在何种威胁或危险;、
持续时间长,如不进行治疗,几周、几月甚至数年迁延难愈;
焦虑症除过呈现持续性或发作性惊恐状态之外,同时伴有多种躯体症状。
(二)抑郁症常见表现
1心境低落——悲伤、情绪低落、有压抑感,活着没意义。
2兴趣丧失——失去乐趣、对任何事情提不起劲,生活乏味;
3、精力下降——疲乏、无力、无精打采、力不从心;
4、自我评价低——无用感、无望感、无助感、无价值感
5、意志活动减退——生活被动、疏懒、回避社交、行为缓慢
(三)常见心理问题
强迫症
睡眠障碍
躯体化形式障碍(胃肠道症状、异常的皮肤感觉、泌尿生殖系统、心血管、呼吸、循环系统、假性神经系统症状)
三、应对办法
1.话聊法——敞开心扉,和知心的人倾诉。知心人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同学,也可以是家长,和他们说说真心话有利于心情的放松和心结的打开。总之,不能憋在心里。马斯洛的需求层次里面这样排序: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情感和归属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要在话疗的过程中明白问题所在,然后“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打开心结。
2.愉悦法——正确看待压力,学会舒缓压力。据统计,影响青少年焦虑的最大因素是“升学压力”,占比54.66%,其次是父母期望。要把压力转化为动力,同时要学会舒缓压力,抵御焦虑。
阳光下酣畅淋漓的一次次运动,静静的音乐倾听,专心致志的一副绘画,色香味俱全的一顿美食,充足的睡眠,,走进大自然的一次旅游,这些都是舒缓压力的良方,要经常性地给自我放松和舒缓压力。
3.医药法——求助医生,合理治疗。如果有肠胃消化、睡眠等疾病,首先要进行药物干预治疗,等到身体逐渐强大起来,抵抗力会变得强大,可能很多问题也就迎刃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