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二十四节气,五月初就立夏了,但在中国广袤的北方,春天还留恋不归。每当这时,阳光会更明媚,人们写的诗也更灿烂。李白说“江城五月落梅花”,但古人说的都是农历,诗里的五月应该是现在的六月,倒是白居易的“人间四月芳菲尽”,说的才是现在的五月。
古代诗人眼里的四月是什么样子?
1,跃动之美
欧阳修脍炙人口的《渔家傲》,为我们展现出了暮春魅力:
“四月芳林何悄悄,绿阴满地青梅小,南陌采桑何窈窕。争语笑,乱丝满腹吴蚕老。
宿酒半醒新睡觉,皱莺相语匆匆晓,惹得此情萦寸抱。休临眺,楼头一望皆芳草。”
——五月里的一天清晨,放眼望去,遍地绿荫。细看,树叶间的青梅天正在悄悄地长大。昨天晚上欢宴的酒还没醒,主人就被窗外的鸟声惊醒了。他倚栏远眺,近处是一群采桑姑娘的欢声笑语,远处是河上的点点白帆和河畔的碧草如烟。清风轻拂下,一丝惆怅,一丝柔情,都涌上心头……
“四月芳林何悄悄,绿阴满地青梅小”,大写茁壮又略带青涩的成长,这句子如此贴切生动,如今频频出现在一些中学的校刊里。
暮春初夏的多彩和早春不同,虽然大多数的花已谢,色彩不如以前绚烂,但河水滔滔,浓荫遍地,鸟飞鱼跃,梅黄杏肥。这时的日子正好,天气渐热未热,大自然丰富了许多。
五月之美,被白居易写尽了:
“杂芳涧草合,繁绿岩树新。山深景候晚,四月有馀春。竹寺过微雨,石径无纤尘……”
这就是暮春初夏的魅力,景美,心情就愉悦,于是,在诗人眼里,这个时节是“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杜甫),是“四月池水满,龟游鱼跃出”(白居易),是“绿影覆幽池,芳菲四月时”(李从善),是“野堂梨密啼晚莺,海石榴红啭山鸟”(欧阳修),是“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是“转首不知春已去,闭门只觉树荫多”(王冕)……
南宋有个叫巩丰的诗人,他有一首《晨征》,写大早晨起来赶路的旅人于旅途所见所闻:
静观群动亦劳哉,
岂独吾为旅食催。
鸡唱未圆天已晓,
蛙鸣初散雨还来。
清和入序殊无暑,
小满先时政有雷。
酒贱茶饶新而熟,
不妨乘兴且徘徊。
诗人听蛙鸣、赏细雨、闻茶香,这是实实在在的五月,万物皆生机。
2,成长之美
“四月田家麦穗稠,桑枝生椹鸟啁啾”(欧阳修)、“绵地千里间,四月秧尽插”、“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翁卷)……
二月三月万物复苏,四月五月则是成长的季节,雨打秧田,风吹麦浪,农桑出现在很多诗人的笔下。
小满节气在五月(今年5月21日),二十四节气里只有小满和芒种直接联系农事。小满,作物的籽粒渐满还未满,恰到好处。
南宋诗人赵蕃《自桃川至辰州绝句四十有二》中的一首,说到小满:
一春多雨慧当悭,
今岁还防似去年。
玉历检来知小满,
又愁阴久碍蚕眠。
相传,小满节气是蚕神诞辰,此时蚕茧结成,正待采摘缫丝,人们对它充满期待,所以,诗人才担心蚕宝宝的成长。
赵蕃是江西诗派后期的顶梁柱,这是他从桃川至辰州写的42首七绝中的第32首。这些诗,更多着眼于农事。
写小满最有名的诗是欧阳修的《小满》:
夜莺啼绿柳,
皓月醒长空。
最爱垄头麦,
迎风笑落红。
这首诗描绘小满的景色:柳绿、夜晴、麦子成长。麦子虽未成熟,但日渐饱满,而百花渐落,难免为麦所“笑”字,表达了作者的欣喜之情。
小满是农忙时节,小满诗也多是农事诗,“麦穗初齐稚子娇,桑叶正肥残食饱”(欧阳修)、“东家煮茧玉满镬,西家卷丝雪满籰”(宋·邵定),“连营万屋无闲地,小满初晴麦气薰”(明·陶安),写尽田间之乐。
3,感伤的时节
暮春,落红无数,让人伤怀。随着春光退去,酷暑将至,失落、惆怅随之而来。看看辛弃疾的《玉楼春》,失落是怎样一种感觉:
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
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
想要留住春光,可已是暮春。春天似乎也不甘心和落花一样随水而去,只好作飞絮,还能暂且粘在泥上。随之,作者把春之消逝比作自己年华老去——看镜中华发,自己虽不愿辜负青春,可还是辜负了,一事无成。梦中醒来,看似愁已消,其实哪能消?这许多的愁都凝聚在风雨中的梨花之上了。
这首词,由伤春而感伤自己年华流逝,有多少不甘和无奈?全词新颖别致,显示出辛弃疾词于豪放之外的另一种风格。
金朝诗人赵秉文有一首小诗《春游》,也写春愁,却是另一番景象:
无数飞花送小舟,
蜻蜓款立钓丝头。
一溪春水关何事,
皱作风前万叠愁。
暮春,无数飞花。乘小船出游,飞花似在相送,一只蜻蜓翘立在钓鱼人的竿头上。春景本也美好,却因风起水皱,似有无限愁绪。春愁?其实是人愁。
悠悠乡思,常被特定的情景所触发,比如暮春。
唐朝中期,宰相武元衡写了一首《春兴》:
杨柳阴阴细雨晴,
残花落尽见流莺。
春风一夜吹乡梦,
又逐春风到洛城。
“春兴”,指因春天的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北方(长安)的五月,暮春初夏,残花落尽,极易牵动人们最微妙、最深沉的感情。此刻,被暮春唤起的,是诗人的乡情。诗里的洛城就是洛阳,指代在洛阳附近的缑氏县(武元衡的家乡)。
4,春光在延续
春光能延续吗?能,比如躲进山里,比如在遥远的塞外。
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大家都熟悉: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同样是农历四月,山下芳菲已尽,而山寺中的桃花刚刚盛开,富有哲理。
类似的,还有唐朝人方干的名句“古树含风长带雨,寒岩四月始知春”(《题龙泉寺绝顶》)。
山里山外不一样,南方和北方也不一样。
唐玄宗天宝初年,诗人崔颢出塞至辽西(辽河流域西部地区,唐朝在此设平卢节度使),他的《辽西作》,开头四句写辽西和内地春之不同:“燕郊芳岁晚,残雪冻边城。四月青草合,辽阳春水生。 ”中原和南方春花已谢,可辽西边城中还残存着点点积雪。
十几年后,另一位著名诗人岑参在北庭督护府任职(北庭都护府,武则天时设,管理天山以北至咸海广大地区), 他笔下的暮春,则是“四月犹自寒,天山雪濛濛”。
唐朝人刘驾送友人出雁门关,也感叹“雁门春色外,四月雁未归”(《送友下第游雁门》)。
清朝词人张惠言暮春出塞,他的《风流子·出关见桃花》,上阕写山海关外的春天:
海风吹瘦骨,单衣冷、四月出榆关。看地尽塞垣,惊沙北走;山侵溟渤,叠障东还。人何在?柳柔摇不定,草短绿应难。一树桃花,向人独笑;颓垣短短,曲水湾湾。
好个凄冷寒春,一会儿是寒风瘦骨,惊沙北走;一会儿是柳柔不稳,草短难绿,只有一树桃花“向人独笑”。这还是春天吗?
我国地域辽阔,南北温差大,南方已入夏,塞外还是早春。地方大,就是好,南方人如果惜春,可以到北国来,这里的春天还在延续。
春天可以延续。
5,四月花飞入酒杯
说了半天暮春的诗,觉得还是北宋大诗人黄庭坚的老爹黄庶(也是有名的诗人)的诗更合我意:
小园岂是春来晚,
四月花飞入酒杯。
都为主人尤如事,
风光留住不教回。
(《饮张承制园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