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老婆的工作室搬家,200多平的家具电器,需要搬到同小区的一户民居。
老婆忙着打包、搬家、扔东西,我的腰又开始痛了。那疼痛就像两年前第一次体会到腰椎间盘突出一样,无论怎么动都酸胀麻,唯一可以缓解的办法就是平躺。
老婆安排我做了两天的按摩,趴在按摩床上,我突然想起来,前几天在李松蔚老师的案例督导里提到的疾病获益。我想,我这是不是一种疾病获益?
确实,因为这次突发腰痛,老婆体谅我,不会让我帮她收拾太多东西,我可以轻松的躲过这次搬家的辛苦而不被责备。我把我对疾病获益的想法告诉给老婆,她顿了一下,说:”确实,每当你说你查出病时,你的语气会让我感觉是在说‘你看,这个病终于让我遇到了!’“
老婆的反馈让我有点震惊。确实,在之前的很多次做重大决定之前我都会生病。生病,已经成了我不作为、不行动、不用为结果负责的心安理得的理由。
回到童年,身为军人的爸爸妈妈把我送到全托幼儿园,每周要在幼儿园住满6天,据我妈妈妈说,每次往幼儿园送,我都哭得死去活来的,唯一可以成功不去幼儿园的方式就是生病。一旦发烧,幼儿园是不收的,妈妈也只能把我反锁在家里,我则趁他们不在家,找到家里藏的备用钥匙,伸出门外,让院子里的小朋友帮我打开门,出去玩够了,快到爸爸妈妈回家的时候,再把我反锁到屋里。这样的生病,换来了我不用上幼儿园的自由。
即便被送到了幼儿园,我也是老病号。因为生病,经常要住隔离室。这样可以混到病号饭吃这样的特殊待遇,同时,不用受编辑的管理和约束。
这样想,确实生病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发展成为我的获利机制,保护我,让我被特殊照顾,带给我轻松自由。
例外的6年:小学
上了小学,因为个子高,一年级的时候被体育老师相中去练跳高,一下子出了成绩不说,身体也从原来病病怏怏的状态变健康,小学期间,基本没生过大病。
这六年对我来说可以说是人生巅峰的六年。为了保证训练的时间,我会抓紧时间写作业,学习成绩还不错,更因为会跳高的缘故,成了老师和同学中的红人。特别是三年级的班主任,逢人便说我是这个年级的佼佼者。这样的评价让父母非常的荣耀,我也是。
写到这里,我发现,健康同样可以给我带来获益,但获得健康对我来说要付出更多的训练和辛苦,从付出的角度来说,一定比生病要多得多;但与生病所带来的收益不同的是,健康的获益更为积极,这是我喜欢的。
初中的生病,带给妈妈的获益
小学升初中,我被查出心脏早搏,在医院工作的妈妈很着急,但她的反应在我看来有点用力过猛,她当时坚持停掉了我所有的体育运动,调动了她能找到的所有的资源来给我看病。后来虽然被证明心脏早搏是我青春期发育的正常现象,但妈妈一直带着自责和焦虑,说没有把我照顾好。后来,等我长大了,有一次听她述说她的遗憾,说她自从进了大医院工作,家族里谁生病都找她,即便是怀我的时候,也是忙前忙后去照顾别人,她很后悔我出生后她没有奶水,才导致我抵抗力差,经常生病。
至今,每次见妈妈,她都会给我一大堆药,让我带回家吃,说是为我的身体好。
我意识到,我的生病,也是在帮妈妈还她认为欠下没有好好照顾我的债,如此,妈妈也成了我的疾病的获益着。
应对疾病获益
现在的我,有自己的愿景,比如,开始准备新的课程,开始写一本书,但都没有付诸行动。其实这样不行动让我很焦虑,但照顾我的焦虑最好的声音就是“你当下的身体不好,还不适合去做这些工作”。
最近身体接二连三的出状况,让我有了更多的理由不往前移动,如果心安理得也无所谓,但偏偏我还不甘心。
从昨天开始,我打算好好的做一下疾病获益的功课,开始找到新的路径帮助自己。我想,面对疾病获益,我还可以选择
1、允许自己在一段时间内就是不行动,也接纳没有“结果”的结果。告诉自己不用再用生病的方式让自己有心安理得的无所事事、自由自在的借口,好好的享受这个不愿意做事情的空窗期。
2、每当疾病到来,我可以创造一个疾病带来的积极获益,昨天,我告诉自己,从今往后,每次疾病发生,我都要去做一件没做过的但又一直想做的冒险。在这个想法的带动下,我走进了一家瑜伽馆去咨询瑜伽课程,算是微小的一步。
3、做健康管理,刻意训练,就像我小学六年一样,不以生病为借口,而是因为疾病而创造自己的健康,并由此获得自己喜欢的样貌和活力,我希望称之为——因为疾病,而带来的接受健康训练的积极获益。
昨天在那家瑜伽馆,和老师讨论针对我的腰痛的训练方案,心里竟然生出了做一名瑜伽教练想法。这让我激动不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