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中岛美嘉成了同学
昨晚梦到了我和中岛美嘉变成了同学。
她似乎是到中国来学习,鉴于她最近一两年频繁到中国参与音乐活动,这也说得通,但奇怪的是,她仿佛是以一个中国初高中的插班生的形式来学习的。因为在梦里面,教室里摆放的桌椅是初高中那种每个人独立的桌椅,但是就我所经历的学校生涯来说,同桌是少不了的,但梦里面都是一人独立成座,而我应该是mika桑的邻桌或者后桌同学。这样分析下来我又瞬间怀疑我们其实是不是在日本的初高中,但我又很确定周遭同学是讲中文的。于是,我个稍微懂点日语的小姐姐就被老师安排过来照应一下mika桑。(这个是我自己加的戏)
背景大概交代清楚了,梦的剧情大概是这样的:
Mika桑坐在座位上苦思冥想,我作为一个狗腿子,在给mika桑按摩肩膀和捶背。我们面前站着的,是一个情绪激动的小哥哥。
根据我的记忆,这位小哥哥应该是中岛美嘉粉丝中的那位大大,他负责管理着“中岛美嘉静心殿”这个中国粉丝应援会。因为他在中岛桑中国巡演前,出过一个视频真人出镜向粉丝示范如何给我们的爱豆打call,所以我记得他的样子。
梦里,小哥哥在给mika出题目,似乎是那种考前帮忙复习“考考你”的场景。
好玩的是,他把所有题目绘声绘色地演绎了出来。绘声,是指他念题目的时候语言和肢体语言都很生动,绘色,是指他把所有题目都用日语写在了类似A4大小的纸上,还用蜡笔画上了可爱的插图,然后一张一张地粘贴在黄色的桌子上,答完一题就撕掉一张,下面一张纸就是下一道题目。
醒来后我想,这要是有一个液晶显示屏的桌面,大兄弟就不必那么费劲儿了。而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作为科幻粉的我的潜意识和梦为何还这么复古?
小哥哥之所以激动,还因为mika桑有些“不器用”(日语中“有点笨拙”的意思),她除了前面简单的题能回答得上来,后面的基本上都……所以他这应该是“爱之深,责之切”。于是看着她这么高冷的一个女神无辜的眼神,作为狗腿子的我一边给她捶着肩膀,一边在耳边偷偷用日语提醒她,然后梦里自己都莫名惊讶自己的日语口语这么6。
梦境大概就是这样子的。
早就买好了票的演唱会
最近一个人去看了中岛美嘉的演唱会。1月12号,深圳场。看完后心里有些感慨,觉得总算有些干货很想写篇推文,却迟迟未动手。所以最近做的这个梦大概是一个催更的讯号。
那段时间天儿还挺冷的,所以我穿得挺多的。当天久违地画了眼线,我称“画眼线”为个人的“最高接待礼仪”,等同于21响礼炮。晚饭吃了点面包随便应付,然后坐地铁到了罗湖体育馆。下地铁后还需要走一段路,那附近都是些老居民楼,楼矮矮的,但是周遭地形却蛮高的,有不少坡道,那些居民楼旧旧的,但都是干净整洁的,这段通往会场的路走起来倒是让我想到来日本也很多相似的居民区。
一点一点走近体育馆,路上开始出现了黄牛,对过路的人问着“朋友,要票子伐?”快走到体育馆门口时,看见已经有蛮多年轻人聚集在各处了,我准备去买个打call的小手灯,一问价格竟比群里定价高了10块,真不厚道,但还是很好看的。进场后发现日语培训机构在搞活动,免费赠送荧光棒,又领了一根。打call的时候觉得双手并用同时摇着手灯和荧光棒有种顺拐的傻气,所以最终还是选择了荧光棒,虽然时不时打到旁边的人。
小手灯和荧光棒
找到座位坐下后,发现每个座位上都摆放着应援宣传单,于是我认真地看起来,这时候距离开场还有段时间。我后方坐着两位小哥哥,开始旁若无人地聊起天,我的左边坐着一对看起来应该是情侣关系但又不太像情侣的男女,他们也开始聊起了天,看完应援单的我只好佯装继续看,其实默默在听别人说什么。
应援宣传单
观察了周遭一圈,来的大多都是同龄人。后方小哥哥们表示,觉得场子有点大,要是像熊木杏里在澳门办的那场小而美就好了。我内心表示赞同,对于我们这位已经算是flop的爱豆来说,来中国见见真爱粉就很好了。
左边那对或许是刚确定关系不久的情侣开始聊起听中岛美嘉的第一首歌是什么,小姐姐表示是一首动漫的op或者ed。
这时候,我的右边来了另一位姐姐,看起来年纪应该比我们大一些。她给了朋友发微信语音消息,说的粤语:“我到啦我到啦,我来看啦”。
后来,又有个一个人来的可爱小姐姐坐到了情侣的旁边。我一直忧心忡忡地盯着一开始坐不满的内场看,因为上一次跟朋友去看了Liam Gallagher有点凉凉的深圳场,内心还有些阴影。并且,我再一次感慨演唱会之所以需要拉灯看的真理,黑灯了,无论如何台上的人就看不见来了多少人嘛。
我很惊讶内场很早地来了一些年纪将近四五十的大叔,认真观察后我觉得应该是在深圳工作的日本人。还好,快开场的时候场子基本上都坐满了,我的后方又来了两位动静很大的小姐姐,比起后方两位小哥哥更加旁若无人地聊起了天。她们惊讶场子好小,又开始聊起了那部叫《Nana》的电影。
然后终于开场了,先登场的是乐队,人群稍微有些骚动,发现没有mika之后迅速冷了下来,到mika穿着《Nana》里那套costume出来的时候,全场又沸腾了。由于反差太大了我表示这一整场观众对于乐队都不是很友好……
Nana
她开始唱《Glamorous Sky》,《Nana》里首当其冲的主题曲,然后,诶?左边小姐姐先哭为敬了???因为我看见她时不时用手在抹眼睛。身后原本健谈的小哥哥们后来我后来没再听到他们讲了一句话了,开场还各种激动于还原《Nana》服装以及大喊“美嘉ちゃん、綺麗だよ”的两位很闹的小姐姐也突然安静了下来。唱到第二首《一色》,也就是《Nana》的另一首名曲的时候,我也莫名其妙地泪流满面了,讲真泪流满面,心想我画个鸡毛眼线过来。
但好歹怎么样我安安静静地流泪,右边的姐姐已经控制不住地抽鼻子了,我给她递过去了纸巾,她说了声谢谢。右边这位姐姐是最厉害的,几乎整个前半场都在边跟唱边哭。
第三首当然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翻唱无数的长期饭票《雪の華》,基本上全场都在跟唱。也是看了这次中国巡演的一些宣传文案才知道,中岛美嘉在中国知名度的最响也是她本人事业高峰的几个时点首先是,2005年出演《Nana》中并演唱主题曲,角色和歌同时深入人心。然后就是《雪の華》这首传唱经典,此后她演绎了各种不同风格的歌曲,唱了许多日剧主题歌,其中《Orion》(猎户座)作为日剧《流星之绊》的主题曲又掀起了一阵风潮。这里小小吐槽一下日本人对猎户座这个星座的迷之执着。
不过很可惜,那是个诸神遍地的时代,安室奈美惠的余热未退,平成三大歌姬(滨崎步、宇多田光、仓木麻衣)就粉墨登场了,所以她的位置始终有些尴尬?
患耳疾复出后,《曾经我也想过一了百了》(歌迷戏称为《老娘想死》)一曲在中国网络上引起了一定的热度,和代表作《雪の華》一起很好地诠释了什么叫“歌红人不红”。
A Very Strange Time In My Life
搏击俱乐部-电影截图说起来我是什么时候开始认识她的呢?
这就要聊到一个我人生中很特别的时期了。也是最近特别容易想起的一个时期。
小学五六年级那会儿,我那爱逛电子城的爹给买了人生中第一台MP3,开启了我音乐世界的大门。我开始疯狂地下载各种各样的歌曲到MP3进行“研究学习”,那时候酷狗还一家独大。由于只有几G的内存,我总是批量下载某些歌手的歌,听过几遍后留下很喜欢的,删掉其他的,然后再去下载新的歌,循环往复,乐此不疲。
在那流转的乐声中,大多是日文歌和英文歌,也不乏许多古典乐和轻音乐。那是我开始对世界上所流行的音乐类型和经典曲目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在此之前,我所能接触到的,只有一些中文歌,和为数不多的动漫歌曲和电影原声。
最近看到小红莓主唱去世的消息,也让我想起了我和Cranberries的初见,也同样是在那台MP3的音乐海洋里。
所以到了初一,我已经是能够给其他小伙伴推荐歌儿听的little consultant了,但大多时候只是我在向别人安利,所以当第一个一本正经拿着小本本向我讨歌的人出现的时候,我激动地掏出我自己买的第二代MP3,按动着上面为数不多的几个按钮,毫无保留地给她推荐着我觉得适合她的歌。然后她说作为回礼,也给我推荐了一些她很喜欢的歌。
我爹的审美
我的审美
同为动漫少年的我们,交换了自己最爱的一首动漫歌曲。
我向她推荐了《彩云国物语1》的片尾曲《最高の片思い》,我曾经认为是love of my life的一首歌,每天放学回家的定番就是打开电脑放个几遍这首歌。
而她向我推荐的,是《机动战士高达Seed》里的《Find the Way》这首歌,她说有两个版本,中岛美嘉的版本和Bada的版本,前者是原唱,但她更喜欢后者的版本。
在我把两个版本都听过之后,我跟她说我更喜欢原唱。很大程度上,我认定《Find the Way》是我听中岛美嘉的第一首歌,虽然我可能早就不知道在什么场合下听过《雪の華》的旋律了。
然后我开始批量下载中岛美嘉的歌来听,这个时点是我开始认识她的契机,但还不是我粉上她的契机。
后来,是的,又是我那个爱逛电子城的爹,又给我买了一台MP4,开启了我的影视时代,视觉冲击的享受淘汰了单调音声的形式,MP4也同时涵盖了MP3的功能,于是MP3就逐渐退居抽屉深处了。
大概也是这个时候,我看了许许多多的电影,其中就包括那两部《Nana》。而中岛美嘉在里面那个酷到家了的角色,对于还在叛逆期的少年们来说,她的个性和打扮都无疑是前卫的标杆。而且mika本人后面也一直在延续着这样的人设。
Nana
虽然我也爱她的风格多变,爱她能够把酷歌和情歌都唱出自己的一片天地,但是不得不承认,最先打动我的,还是那个时候我们所渴望的东西。所以不能免俗,我和到场的其他同龄的观众一样,都在这段关于Nana的回忆里、时期里找到了共鸣,想到了自己的青春,流下了热泪。
对于国内青春片里的那些惊天动地和轰轰烈烈的恋爱和堕胎,我只能是“在他人的故事里,流不下自己的眼泪”;在泰国青春片那些惊心动魄的作弊里,我顶多也就是跟着惊心动魄一把,那会儿像个道德监察委员会成员的我,既不抄别人的也不让别人抄我的;而说起欧美歌舞青春的明亮暖色调,我的青春更像是在另一个色调上。
我所拥有过的短暂青春,仅仅只是我一个人和世界的一段对抗,再有的,就是那些书籍、那些音乐和那些电影动漫。还有那些说着想去流浪和环游世界的朋友们。We met in a very strange time in our life.而这段strange time,就是名为青春的东西。
最近看《Lady Bird》的时候也想起了许许多多初中时的东西。
坚持自称“lady bird”的女主让我想起了初中时学校里的一个女生。她扎高高的马尾之余,总会留下一小撮头发披在左肩或者右肩,她说这是什么什么家族(听起来像某个吸血鬼家族)的象征,但初中三年里每一次在人群中看见这个发型,我都知道是她。初中的前两年,我都觉得她很特别。直到第三年,我们分到同一个班,甚至后来分到同一个学习小组,熟络起来后,那种特别的感觉就消失了。而今我还记得的,是她不肯借给我那套《暮光之城》的英文原版书。
我想我对于自己的认识,大概也是一样的过程。
另外,电影里的一段台词也让我颇有触动,是关于“最好版本的自己”。
女主的麻麻说:You could be the best version of you.
电影前半段酷炫狂拽中二的女主这时也卸枪缴械地对母亲说:What if this is the best version of me?
Lady Bird
如果我也有个Best Version的话,那一定就是初中时期的自己了。但是这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坏的时代。我怀念那个善于感受和思考、愤世嫉俗的自己,但也痛恨与人疏离、没能好好珍惜朋友的自己。
Nana那样洒脱的青春并没有与我的青春完全重叠,我更多只是憧憬着那种迷离和冷酷。我正好在那个时期与中岛美嘉相遇,她的歌也陪伴我度过了青春这场瘟疫。时至今日,她的名字已经变成我青春的一个符号了。
。
于是开场后之后的几首歌大家都没有很High,大概是因为大家都在不同程度地哭泣,至少在我身边的人儿们都是这样的。后面待大家情绪慢慢平静下来,场子又热了起来,我身后的两位很吵闹的小姐姐的尖叫声非常有穿透力,那个一个人来的可爱小姐姐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打call,多亏我们西边半山腰上如此卖力,mika转向我们这边的次数要比东边的多。我也体会到了人生三大错觉之一,总觉得我的偶像在看我。虽然最终没有按照应援宣传单上写的流程走,但大家每次都声嘶力竭地喊“mika酱”,喊到她一个高冷女神都娇羞了。当然咯,她自己也多次泣不成声。
演唱会结束之后,我一路冲刺到地铁站,赶上了末班车。在地铁上,我想趁着零点之前发个朋友圈和微博,然而打了又删掉,删了又打,还是没能想到什么好的语句。
回到家,家人都睡下了,我准备卸妆去洗澡,嗯,眼线果然不用卸了。
搏击俱乐部-电影截图2
初一那会儿走进一家影音制品店,看到这个就买下来了,十块钱的价格便宜得把我吓着了,好多年后回想起来才知道这绝对是山寨的...... 如果你也跟我一样怀旧,欢迎关注天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