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对心理学的热爱,半年前,偶然间发现了这本据说是心理学基础的大众心理学经典——《乌合之众》。
要说起这本书,那首先得先从作者入手。古斯塔夫·勒庞,十九世纪最著名的法国心理学家。这位伟人本来是一位研究生理的学者,但是由于当时的相关部门死都不给他资金支持,庞勒只好每天就这么研究,然而庞勒对此居然怡然自得。好吧,这些都不是重点,到了晚年的庞勒,开始开挂了,突然对群体效应开始感兴趣了,然后就写下了这本《乌合之众》。顺带一提,希特勒是庞勒的死忠粉,他对庞勒的一切理念都是深信不疑,其中也包括了庞勒提出的种族优劣论。
在古斯塔夫·庞勒的这本书中,提到了一个概念——大众心理学。
大众心理学,是一门对群体进行研究的学问。群体的概念,即是一群人通过某种特定的联系连接成一个团体。群体是一个非常神奇的团体,情绪在群体里占据了最重要的地位,然而智商放在群体里就显得有些多余了。一八七一年巴黎公社就从反面印证了这点。在这一年,一个稀松平常的厨师,在一群狂热份子的鼓舞中,化为拿着菜刀的刽子手,亲手杀死了看上去是处于弱势的一个人,平常给客人们制造美味佳肴的菜刀,在这里却成了夺取人生命的镰刀。但他其实并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但是周围人的鼓舞和狂热的情绪把他给感染了,然后他就照做了。虽然那些狂热份子是越狱的罪犯,而他杀死的其实是狱警。
一进传销深似海,从此智商是路人。传销,绝对是国内最知名的群体效应代表之一,它完美的诠释了什么叫群体基本是由情绪主导。
大多数国家的法庭上,都有一个不那么懂法律,却又对判决有着一定的影响的群体,那就是陪审团。陪审团,全称是公民临时审判团。这个团体,往往是由社会上各个职务的人组成。这群人的召集,就是为了从道德角度去影响法律的判决。不少人可能这辈子都接触不到这个群体,但是每一个律师,我想都是对此有着深刻的印象,往往纯粹的去辩论演讲,其实并不能获得什么实际效果,如果无法获得陪审团的好感,那么感性这一关你已经自动抛弃了竞争资格,但如果获得了陪审团的好感时,群体效应会使得这群人受情绪波动后,理智渐渐被感性所驱使,从而获得陪审团的支持,当你获取了陪审团的好感的时候,就是你离这个官司打赢不远的时候了。
但每个群体却又如同一个陀螺一般需要一个向心力、凝聚力,不然就如同一盘散沙一样,随着离心力的作用,迟早四散而亡。这就有点像是美国的英雄主义,平凡生活总需要一些精神上的鼓舞,让人们觉得他们还活着,还是有意义的,写到这里,我突然想起了小黄人,假如可爱的小黄人不作恶、没有他们信服的坏蛋带领,就会死去,这不就是抽象意义上的群体效应最直观的表达么?
前面说到的群体,既然情绪容易主导,那自然而然,我们向前推导几千年、几万年,那时候的人们的神话故事,或许也可以被理解了。当人们对生活怀着期待的时候,自然而然的,有些事情便顺理成章的成为了一个群体的道德规则。
群体演变繁衍,这一概念逐渐上升至种族观念。经过几千年、几万年的积累,每个群体之间的区别越来越趋于明显,渐渐形成了每一个种族的特色、标签。
新人第一次鼓起勇气写文章,文笔非常烂,请多多指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