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君子三畏(一)

君子三畏(一)

作者: 陈建军 | 来源:发表于2024-03-27 08:31 被阅读0次

    ——《论语·季氏篇》学习之16-8-1

    【原文】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白话】孔子说:君子敬畏之事有三种:敬畏天命,敬畏在高位者,敬畏圣人之言。

    【思考之一】什么是畏?

    《义疏》曰:“心服曰畏。”朱子《集注》曰:“畏者,严惮之意也。”李炳南老先生说:“畏是恐惧而不敢违背之义。”钱穆先生曰:“畏与敬相近,与惧则远。畏在外,惧则惧其祸患之来及我。”又曰:“本章承上章而深言之。三戒在事,三畏在心。于事有所戒,斯于心有所畏畏者,戒之至而亦慧之深。”

    综上所述,,是内心的恐惧,又不是一般的畏惧,而是指敬畏。恐惧是对外在的某一个对象,生怕违背它、不遵守它。畏敬的虽然是外面的对象,但内在其实有一颗信解之心,即畏敬它一定有好处,不畏敬它一定有害处,比如养育我的父母,不敢不畏敬;救命恩人不敢不畏敬。

    尹氏曰:“三畏者,修己之诚当然也。”岷隐戴氏曰:“畏者,进德之机也。”敬畏也是用功之法,进德修身,成己修己所当然。既深信天命存在,人人不能出乎其外,想躲也躲不掉,所以自己就不能任性,必须小心举止。虽然举止有万端,若能把握敬畏这个关键,就能提纲挈领,不会有太大过失。一个人畏敬的高度、广度,决定了他生命格局的高度、广度。

    【思考之二】什么是天命?

    《中庸》开篇就讲:“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天命所赋称为“性”,率循秉性称为“道”,修习道行称为“教”。《中庸》没有直接说什么是天命,但说我们的本性由天命赋予。朱子《集注》说:“天命者,天所赋之正理也。”所谓天命,就是老天所赋予给我们的正理。明末清初李二曲《四书反身录》说:“吾人有生之初,天以义理赋畀。”“畀”是给予的意思。我们从有生命开始,老天就把义理赋予了我们,这就是“天命之谓性”。钱穆先生曰:“天命在人事之外,非人事所能支配,而又不可知,故当心存敬畏。”《义疏》:“天命,谓作善降百祥,作不善降百殃,从吉逆凶,是天之命,故君子畏之,不敢逆之也。”

    蕅益大师对“天命”的解释是:“不生不灭之理,名之为‘天’,虚妄生灭之原,名之为‘命’。”不生不灭之“天”与虚妄生灭之“命”构成了“万法之本”,所以称之为“性”。大师又说:“盖天是性体,命是功能。功能与体,不一不异,犹波与水也。‘体’则非善非恶,‘功能’则可善可恶。譬如镜体非妍非媸,而光能照现妍媸。今性亦尔,率其善种而发为善行,则名君子之道。率其恶种而发恶行,则名小人之道。”天命赋予我们正理,其中天为本体,命是功能,两者好像水与波,不一不异。本体如如不动,非善非恶,但它的功能可显现善与恶。如同镜子,镜子的体性非丑非美,但透过光的作用,能够照现是丑还是美。我们人的本性也一样,善种被激发出来就成为善行,这是君子之道;恶种被激发出来就成为恶行,这是小人之道。

    所以,天命就是宇宙生成的规律,是天地之间万事万物运行的规律。既然是规律,就不是谁规定的,而是本来如此的。在规律面前,不论富贵贤愚人人平等。

    天命所赋予我们的正理,是我们每个人本具的光明本性,是没有任何差别的。如果我们正念生起,就会造作善行;妄念生起,就会造作恶行。善行感得乐果,恶行感得苦果。君子了知天命具有这样的特性,才会产生畏敬之心。

    【思考之三】君子为什么畏天命?

    《皇疏》说:“天命,谓作善降百祥,作不善降百殃,从吉逆凶,是天之命,故君子畏之,不敢逆之也。”天命的作用非常公平,你造作善行,所有祥瑞就降临到你身上;造作不善行,所有的灾祸也会降临到你身上。顺从天命就会吉祥,违逆天命就会有凶险。因此之故,君子才不会违逆天命。《易经》云:“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朱子曰:“知其可畏,则其戒谨恐惧,自有不能已者。而付畀之重,可以不失矣。”何晏《集解》曰:“天命顺之则吉,逆之则凶,所以可畏。”天命有规律可循,谁顺从了这个规律就能趋利避害,谁违背了这个规律就会招灾引祸上身。明朝帝师张居正说:“君子存心养性,唯恐不能全尽天理,辜负其付畀之重,故一言一动,亦必戒谨恐惧,常如上帝鉴临一般。”君子真心诚意要修身养性,唯恐不能完全与天理相顺,有所违逆,辜负上天所赋予我们的重任。因此之故,一言一行,也必定战战兢兢,如履薄冰,如同天帝恒常在审察一般。

    李二曲《四书反身录》说:“天威不违咫尺,敢不畏吗?”老天爷跟你的距离都不到一尺,一直在你身边,你还能不充满敬畏吗?古人说:“举头三尺有神明,不畏人知畏己知。”神明就是讲天命的作用,不管你信不信,它的作用无时无处不在。所以,骗得了别人,却骗不了自己,骗得了自己,却骗不了天命法则。

    【思考之四】如果天命不易了知的话,我们如何相信它?

    了知天命并非易事,圣人孔子也是到了五十岁才知天命天命为什么难以了知呢?因为它是极隐晦而不显现之事。《中庸》曰:“鬼神之为德,其盛矣乎!视之而弗见,听之而弗闻,体物而不可遗。”“鬼神之德”就是讲天命的功能与作用,他神不知鬼不觉,看它也看不到,听它也听不见。但它却显现于万物之中无所遗漏。“洋洋乎,如在其上,如在其左右。”天命的作用真是盛大啊,它无所不在!忽而在头顶上,忽而在身的两旁。因此,君子“慎独”。

    蕅益大师说:“不知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不能戒慎恐惧,是不畏天命。”小人不知人心危险难安,道心微妙难明,在自己看不见、听不到的地方无法存有敬畏之心,这叫不畏天命。

    天命法则不太容易被凡人所觉知,因为它不直接显现,又无法以逻辑推断,只有亲自证得,才会真正信解。所以,我们凡夫俗子就要老老实实、恭恭敬敬地听从圣人的教诲,从圣人言教中去体悟、去领会!

    牡丹含羞 海棠开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君子三畏(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dsst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