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每临大事,我们都会尽最大可能调整状态,以求得最佳发挥。
的确,以高考为例,有人研究过,对成绩影响最大的不是知识的掌握情况,也不是练习过的题量,而是状态。状态不同,天上地下。于是,考前的状态调整变得异常重要,有些同学,甚至全家出动,在考点附近为孩子租酒店等等。
这样的大事有不少,可能是一次谈判,可能是一个关键项目的结项,可能是一场收购,可能是一次重要的活动或演讲,也可能是相亲等等。每临如此时刻,对状态要求甚高。我想,对此已无需更多论述,几乎每一个明白人都清楚要把状态调好。
1.所谓调状态,调的是什么
指向于事的状态:尽可能让自己在思维层面头脑清晰,逻辑严密,在行为层面迅捷而张弛有度,简而言之,思维活跃,行为接近于自动化状态。
指向于人的状态:尽可能将自己的言行举止调频到适合于相应场合,相应对象的状态,既能对对方进行同理共情,又能恰如其分地施加影响。其底线为得体,其目标为同理与影响。
2.如何调状态
事情层面:来得及打草稿,来不及也要打腹稿。如果把即将真实发生的行动与事情比作二次创造的话,此即为一次创造。提前进行详细的分析,筹划,以及基于此的内在记忆、外在安排等,均属于此。
人的层面:提前对对象的背景、特征进行了解,对人物间的关系进行揣摩、感受,体会并拿捏到那个最合适的分寸。
自我层面:尽可能将自我调整到适合相应的场合、事情、人物对象的精神状态。通常,每逢大事,有的人会沐浴、早睡,也有的人会听音乐,喝上两杯等。
综合层面:综合上述几个层面,寻求一切可以仿真的练习,其中最重要的有,冥想练习,以及模拟仿真(找实习就是其中一种),前者是在内心经历,后者是在现实经历。
3.关键时刻再调状态是否靠谱?
这个问题貌似奇怪,因既然是状态,那多半是事到临头开始调整啊。但,据我所访谈过的上万人故事来看,这一做法根本就不靠谱。
先分享一个理发师学徒的故事:
据说哪些学理发的师傅,在早年多半是以冬瓜代替头来练习,有一个小师傅也是如此。他聪明机巧,反应灵敏,每一次老师傅指点后,都能第一个学会,但就是有个不太好的习惯。老师傅说,每一次冬瓜练习过后,一定要恭恭敬敬地将刀放下,却未告知道理。小师傅觉得没有必要,完全不够酷嘛,故每每练习过后,就顺手将刀栽在冬瓜上,乐呵呵的休息、吃饭去了。
后来,小师傅出师了,走上了理发岗位,多半时候,都没啥问题。但有一次,刚给一位客人理完发,正当这时,媳妇儿大呼,“吃饭了。”于是,小师傅很高兴的应到,“好嘞。”同时,顺手把刀栽在了客人头上,顿时,鲜血直流。
类似的故事,在真实生活中也好,在我所访谈过的朋友故事中也同样,常常如此,屡见不鲜。我们不断提醒自己,每逢大事,要有静气。却又无数次掉了链子。原因何在?
4.状态与特质的辩证关系
状态与特质,也是心理学上重要的两组概念。当我们判断一个人的心理及行为时,会去区分,这究竟是状态,还是特质。在我看来,状态就是偶然出现的“特质”,而特质就是日日出现的“状态”。
我常想,一个天天邋里邋遢的人,若遇需盛装出席的场合,真的能够立刻在举手投足间露出庄重与绅士吗?一个在日常生活中,时常焦虑、心急,甚至不小心就说话扎人,给人难堪的人,当遇到需注意的重要人物时,就一定会做到恰如其分、得体自然吗?一个成天晕头转向,头脑乱如麻的人,当面临重要挑战,就能立刻做到冷静周密、行动迅捷吗?
这怎么可能?即便人有很大的调节能力,也不可能。
正如,一个人一顿不注意,两顿不留心,心想多吃一块肉,多喝一杯酒,无伤大雅。但久而久之,这酒、这肉竟成了自身的一部分。
又如,一个人每天半夜才睡,中午才起,久而久之,这就成了其生活的一部分,当偶然需要早起时,或者根本起不来直接睡过,或者起来后昏昏沉沉、毫无状态。
也因此,我想,若你我看重每临大事的状态,那就需告诫自我,需将每天的每一个时刻当做那个临大事的时刻来度过。否则,在台下戏耍,上了台怎么可能演得好?
想要做什么样的大事,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从此时此刻起,就要让自己以那样人的状态呼吸、行动,从今日起,就要以面对那般大事的状态度过。
不是每临大事有静气,而是时时刻刻蕴静气。事虽未至,但自己和神灵皆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