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笔记‖张仪折竹

笔记‖张仪折竹

作者: 暮尽烟浅 | 来源:发表于2021-12-17 20:54 被阅读0次
张仪折竹

张仪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曾入鬼谷门下学习纵横之术。

他年轻的时候曾经替别人抄书,遇到没见过的、优美的或是有哲理的诗句,会把它们写在掌中或是腿上。

晚上回家后,再刻写在竹简上。久而久之,集成了册子。

✍✍

纵横家苏秦的著作《苏子》,张仪的《张子》等大部分在汉朝前亡佚。

所以很遗憾,现代人无法见识到张仪他们灵敏睿智的思想结晶了。

任末燃蒿

任末年十四,负笈从师,不惧险阻。

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

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

夜则映星而读,暗则缚麻蒿以自照。

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

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

非圣人之言不视。

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临死时告诫后人说:“一个人如果终身好学习,即使死了还像活着一样;要是不学习,即使活着也只能算行尸走肉罢了。”)

✍✍

历史可以让我们用前人的经验透视现世的纷纭。

人生路漫漫,用古人的智慧侵染人生操守,骈却幼稚和浮华,增一份理性和温雅。

持一颗平常心,看一程繁花似锦。


相关文章

  • 笔记‖张仪折竹

    张仪折竹 张仪是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曾入鬼谷门下学习纵横之术。 他年轻的时候曾经替别人抄书,遇到...

  • 折竹

    折竹 一十四洲 君心似铁,无转无移。 大道孤独,无亲无友。 莫名其妙的善意,比莫名其妙的恶意更让人想要追根究底。 ...

  • 《大秦帝国》读书笔记第四十九天:如果没有房陵之战教训,张仪、司马

    本文《大秦帝国》读书笔记系列由我爱刨根问底原创,今天是第四十九天分享。 一:张仪得房陵教训,导致张仪敬佩司马错,是...

  • 略读《史记》(五十二)张仪

    10张仪列传 张仪(?-前309) 魏国人,老师是鬼谷子,与苏秦是同门,而苏秦自认为不如张仪。 张仪曾陪着楚国国相...

  • 张仪

    自从孙膑打败魏军,魏国失了势,秦国却越来越强大。秦孝公死后,他儿子秦惠文王掌了权,不断扩张势力,引起了其他六国的恐...

  • 张仪

    秦国一直按照商鞅指出的道路继续发展,秦国国力强盛对于关东诸国造成威胁,关东诸国要想办法对付秦国,秦国也想办法对付他...

  • 张仪

    张仪 现.周子皓 张仪五岁来, 国家不爱才。 虽有大志量, 魏国岂能待?

  • 哲理诗句大盘点

    01. 众口铄金,积毁销骨 ——《史记·张仪列传》 02. 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 ——张九龄《感遇·其一》 0...

  • 战国策―张仪事秦惠王

    【原文】张仪事秦惠王。惠王死,武王立。左右恶张仪,曰:“仪事先生不忠。”言未已,齐让又至。张仪闻之,谓武王曰:“仪...

  • 张仪之谋还是失信,六百里变六里

    张仪是秦国相国,历史上常有苏秦张仪之谋,管仲乐毅之才,说的就是这个张仪。张仪原是魏国人,始终不得志,跑到楚国做了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笔记‖张仪折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dtwf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