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骑昌江村

作者: 知行常乐 | 来源:发表于2024-03-05 08:21 被阅读0次

俗话说:隔河千里。在县城居住,有十余年了,日日可见的昌江对岸,却不熟悉。一日下午,闲来无事,便决定一个人骑赛车,去到昌江对岸逛逛。

从浮梁县城,往金岭大道走,然后拐上小路,到旸府滩,在旸府滩村,有一座跨昌江的老桥,叫青塘桥,大概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所建,只能通行人,不能通机动车。青塘桥主要方便原青塘电厂与原旸府滩林场之间往来。在从机场到高铁站的跨昌江大桥上,可以看到这座老桥,其古老之态,让我一直颇感特异。原来登旸府尖时,要在这座桥边经过,却一直没有上去过。对面的情景,只能隔江相望,有一个大概的轮廓,具体是什么样,还真不知晓。

这次是骑行,就是想过桥看看,便上了老桥。整个桥显得斑驳而陈旧,但不失坚挺。站在桥上,极目远眺,好一派秀美的江景。蓝天白云,青翠远山,与碧绿的江水,在午后阳光的照耀下,交相辉映,使人心胸舒畅。特别是老桥的上下游,各有两座更加高大的过江大桥,如虬龙过江,飞架两岸。像一条直线的桥面,跨江而行,与那一条条像竖线的桥墩,在这风景如画的江面上,完美结合,尽展它的动人之姿,更展现着人类伟大创造的独特魅力。

过青塘桥往右,基本是两车道的柏油路,路两旁都是旱地,行约一里,见左边高坡处,一片森严的寺庙建筑,主体天王殿,高大雄伟,两旁及后面是多幢三层塔状建筑,如众星捧月,把天王殿拱护其中。整个建筑以红色有主调,间以黄色。天王殿三扇红色的大门紧闭,寺庙前,是空旷的广场,竟不见一人,显得异常冷清,让人颇感失望。

我没有上到天王殿,只在广场上,拍了几张照片。其实,很多寺庙建筑,对我而言,只可远观,而不可近玩也。

再行约一里,便是参差高矮的民房,建在路两旁。问人,才知这是珠山区昌江村,一个临江而建的郊区村。村头,一座红色的寺庙,为观音寺,依山而建,掩映在一片翠色中。寺庙大门边,挂了“景德镇市佛教协会”的牌子。

过昌江村,继续前行,便到了熟悉的瓷都大桥下面。于是回头,重过昌江村,见一门牌,上写青塘村,继续往前,便有一三叉路口,往左便是青塘村了,远远地,看见江岸边散落着一些民房。我往右骑行,大概知道可以通往景北大桥,沿路一片荒凉,也难得遇到行人和车辆。沿路都是一些空荡荡的房子,其中路边一排漂亮的房子,尽管荒凉,似乎流落乡野的妇人,风韵犹存。这是青塘电厂整体搬迁后,留下来的一些建筑,无人居住打理,几近荒废。这些闲置的不动建筑,没能好好利用起来,着实让人惋惜。

出了青塘电厂,很快便到了景北大桥,一片车水马龙,与荒凉的青塘电厂,形成强烈对比。

一江之隔,景致殊异之变,让人感慨于世事的变迁。“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用它来形容两岸的变化,实在恰当不过了。三十年前,浮梁县城基本还是一片黄土高坡,而青塘电厂却是一处繁华之地。今昔变幻,让人颇有感触。

相关文章

  • 2018.06.24 独骑

    摄于23日下午

  • 2018.07.02 独骑

    7月1日骑行

  • 独骑感叹

    独骑感叹 ……与芜湖老马共勉 人生求索至暮年, 难拒岁月风烛残。 不恋后生晨光好, 独享骑途夕阳炫。 精气神魄令人...

  • 6.22

    夜行 宋·晁冲之 老去功名意转疏,独骑瘦马取长途。 孤村到晓犹灯火,知有人家夜读书。

  • 少年独骑侠

    太阳落下的时候 万物的影子回到了身体 少年维特式的青春 汹涌成一片金色的波澜 天空 海洋 蜻蜓的翅膀打开生命的透亮...

  • 【南山独骑郎君】

    宋代志怪故事 【白话版】 临川(江西抚州)有个村民叫张四。有一回,他买了一束扫帚回家,四把捆一起了。回家拆开,发现...

  • 骑传(七 )——大学的独骑

    大学的时候,各种渠道接触骑行越来越多,也越发觉得这个运动有着对于我无法抵抗的吸引力。而且那个时候,我对地图的执着,...

  • 《咏不正诗社》

    不正社里,盈盈才气,墨滚油沸炖笔。诗词文赋聚积地,目难及、风韵称奇。 太守振臂,百应无遗,师太娇身独骑。梦村老杨驾...

  • 九洲情:怎一个“爱”字了得

    【九洲芳文】 北村飘雪独难行,道是无晴却有情。一骑快递布袋至,九洲方闻稻香醇。——政委·马湖之边[https://...

  • 金沙村休闲骑

    2012年2月3日早小雨,午后渐晴,1点半偶遇老毛南孚前,一路顺闽江骑行到20多公里的金沙村,计划过渡到对岸返回但...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独骑昌江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dvlz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