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随笔散文
耕读传家老古村 | 邢云

耕读传家老古村 | 邢云

作者: 邢云 | 来源:发表于2016-12-13 09:21 被阅读0次

    安静、祥和,乍看上去,邢台县太行山村“龙化”与其他村庄并无二致,但去过的“驴友”无不对其厚重的文化赞叹连连。有几个数字可见一斑。资料显示,仅清一朝便出了一个进士,两个举人,一百二十多个秀才。

    时至今日,该村仍延续着文化基因。村里粗略统计,两千多口人走出了将近600名大学生,其中不乏博士、博士后,可谓户户都有大学生,村里人才济济。

    1.

    龙化?龙华!

    出邢台市区沿邢(台)左(权)公路西行20余公里,再沿一条乡间公路路前行不远,便有一个名为“龙化”的山村。这里初入太行,属低山丘陵地带。

    龙化村系邢台县太子井乡辖区。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南北朝时期。

    村边有个旱水井岩刻,上边依稀可以看见“武平五年四月十四日”的字样;还有水峪岩刻,上边是“武平五年四月十四日慧远”的字样。也就是说,早在北齐平武年间,龙化地界就有人择水而居。

    龙化村因寺得名。其附近有个“龙华寺”,龙华寺香火很盛。嘉靖《顺德府》记载:“龙华寺,在县西五十里,为元至正年建(1341—1367)。”很多人围绕着寺庙讨生活,渐渐就成了一个村落,也就是龙华村。

    龙化村遗存庙宇诸多。

    除此,在村西南的沙河北岸有“西坚固古瓷窑遗址”,出土了北齐—隋唐时期的瓷窑残壁、石臼、石碾、石槽等窑具及瓷碗,证实这一带曾是著名的“邢台白瓷”发源地。

    龙化村原叫“龙华”。村干部梅永彪介绍,上个世纪“地名办”规范村名,为区别于柏乡县的龙华,他们的“龙华”才改成了“龙化”。

    “龙华”的印迹在村里比比皆是。比如村里的“皋”上,还刻写着繁体“龙华”字样。村里那些有文化的老人对这件事一直耿耿于怀,梅永彪说,他们正准备申请恢复“龙华”村名。

    2.

    闭塞的古村初绽芳颜

    龙华村的四大氏族:范、张、郭、梅,都是村中的大户,无论是哪一家,也都是院落成片。即便是在农村也是气象巍峨,历史上,属于地道的乡绅财主。

    除了这四大姓氏,还有少数韩姓、杨姓。旧时,范、张、郭姓都立有堂号,梅姓虽无堂号、祠堂,却常训导后辈“缅怀祖辈宗德,咏诵孔孟圣典。”

    一棵虬枝古槐记录着古村的沧桑。在龙化村郭家的老院落群,有一处老屋的外墙上,一连镶嵌着六个拴马石,依稀可以想象得到当年郭家人来马往、门庭若市的样子。

    最有观赏价值的是村里现保存较为完好的石头街道、石头房子。

    龙化村地处太行浅山区,以往交通不便,很是闭塞,即使在现在也只有新修的村村通公路与外界相连,因而至今保存着非常原始的明清古建筑。

    其周边流传着“祁村的瓦房、龙化的楼,要看平房石坡头”的俗语,说明龙化的石楼很有特色。

    龙化保留着超体量的明清民居。记者走访时注意到,该村的建筑属于北方典型的四合院,北边上房多为二层楼,一层住人,二层储藏,房顶由灰石夯实,多平顶。房房相连,合理紧密,以姓氏聚集,表现出古人珍惜土地、和睦相处的家风。

    那些明清的老院落,现在基本上已经没人居住;好多已经坍塌,或者正在坍塌之中。如今,很多村民搬出古村,在附近的地方盖起了崭新的砖房,老村里更显得古老又凄凉。

    3.

    耕读传家久,读书济世长

    龙化村是革命老区。抗日战争年代,村民踊跃筹粮支援八路军。1938年5月4日下午,陈赓率129师三八六旅七七二团在完成夜袭邢台胜利之后进驻龙化。至今在村西的深山处还保留着一排排“战备洞”,那是一所为预防战事在50年代建的一所后方医院,只是后来没被利用上。

    梅永彪说,抗战时,他们一个村就走出了100多名抗战青年,如今健在的抗战老兵还有5人。

    范氏祠堂,方方正正,推开虚掩的大门,似打开了历史的时光,两通光绪年间的进士碑矗立在院落的一角,无言,无语;1947年,这里改成了学校;现在是弟子规学堂,也有人专门来这里教授村民们学习《弟子规》等传统文化知识。

    村里老房子的门楼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艺忍镜公”、“安且吉”、“家声麟凤、国器圭璋”等吉祥、勉励字样随处可见。一切,都在诉说着这个村子厚重的文化底蕴。

    “爱读书”,在这里绝对是一件值得骄傲的事。据介绍,现在常住在村的有两千多人,村里走出将近600名大学生,有的还是博士后、博士,不少在国家部委、高校等就职,因此,“身边榜样的力量”,使得村里学风兴盛,村民最为注重的就是教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耕读传家老古村 | 邢云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dvv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