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青帮大亨——杜月笙

青帮大亨——杜月笙

作者: 銅鑼灣揸揸飞 | 来源:发表于2020-10-19 01:52 被阅读0次

自草根崛起的枭雄人物都有一段蛰伏在泥潭深渊中的黑暗岁月。

将出身定格在泥鳅一档的杜月笙更是如此,十五岁一个人来到上海滩十六铺,五六年间,世人看到的似乎只有他身上的劣迹斑斑,少有人去真正理解他,更无人相信他有一颗赤子野心。

如果从人生风云的角度来审视这种枭雄的困境,潜龙在渊其实是一个残酷锤炼,自我吐脏,等待大风来临的过程。

一个未经苦难和羞辱残酷锤炼过的人,绝难结出强人的硬鳞。

自我吐脏比残酷锤炼更重要。有些人生道理很残忍,但却是事实。一个没有肮脏过、疯狂过、堕落过的人,境遇一旦转好,很难拒绝肮脏、疯狂、堕落的诱惑。只有真正在淤泥中挣扎过,并将肮脏、疯狂、堕落嚼烂了又吐干净的人,才能真正做到再入淤泥而不被淤泥裹挟。

观杜月笙的一生,初到上海滩的那五六年,实质上就是这种潜龙在渊的过程。表面上,他虽然越来越像一个作恶多端的小瘪三,其实他已经具备了站在风口下的江湖资格。

有些人,命中注定会交鸿运,但鸿运具体会怎么来却充满了偶然性。

谁也没想到,将杜月笙领入鸿运风口的居然是一个毫不起眼的江湖小瘪三。此人名叫黄振亿,江湖绰号“饭桶阿三”。

这“饭桶阿三”虽然平庸到掉渣,但对杜月笙却有欣赏的眼光,他觉得像杜月笙这种八面玲珑,活络机警的人物将来一定会大有作为。

所以,当得知大病初愈的杜月笙依旧靠烂赌艰难度日时,他看不下去了。

找到杜月笙,黄振亿诚恳地说:“月笙,你这样下去不是事体,假如你有上进心,我荐你到个好地方,好不啦?”

杜月笙不相信饭桶阿三能给他指出什么明道,于是懒洋洋地问了一声:“你能给我荐到哪里?”

黄振亿压低声音神秘地说:“八仙桥同孚里,黄金荣黄老板公馆。”

听到黄金荣三个字,杜月笙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自己一个在十六铺厮混的小白相人,怎么可能上得了黄老板的大门。

黄老板是什么人?

法租界巡捕房总探长,上海滩头号大亨,财势无人能敌,端坐在青云里的第一号显赫人物。

据杜月笙后来说,当他从难以置信中惊醒过来后,他只是向黄振亿简单笑了笑,既没有追问真假,也没有欣喜若狂。至于为何要摆出这种平静如常的姿态,杜月笙说,临大事,要懂得委婉得体,要相信福至心灵,水到渠成。

由这个小细节便能看出来,无形中,杜月笙果然已在泥潭中练出了一些江湖修为。

平静地将内心的波澜展平后,杜月笙知道表一个态度也是必要的,于是他诚意十足地对黄振亿说,如果有可能,当然愿意追随黄老板,去开开眼界,见见世面。

得到杜月笙这话,黄振亿顿时把胸脯拍得叮当响,他对杜月笙说:“要末,你现在就去收拾行李,我马上带你一道去。”

杜月笙一听,再想到黄振亿是“通”字辈的爷叔,轻易不得开没把握的玩笑,先前不敢相信的心跟着也就落定了。

简单收拾好行李,随黄振亿向同孚里去的路上,杜月笙知道,能不能成为黄老板的人,只看见面后能不能让黄老板满意了。

然而,当杜月笙随黄振亿一脚踏进同孚里黄公馆总门时,眼前的景象瞬间就碾碎了他一路酝酿出来的镇定自若。

黄公馆的衖堂口,过街楼下,一边一条红漆长板凳,凳上坐着五六个彪形大汉,一个个虎背熊腰,凶神恶煞。黄振亿亲热地跟这帮人打招呼,但这帮人的回应却统统都是皮笑肉不笑。

穿过过街楼,黄振亿悄悄地告诉杜月笙:“这些人都是黄老板的保镖,在衖堂口随时等候差遣。一声老板要出去,他们统统跟着走。”

这是杜月笙第一次真正见识到什么是江湖场面。

继续跟着黄振亿朝里走,门廊下,天井里,到处都是人。这些“密密麻麻”的人越发地让杜月笙紧张,到最后,他竟是大脑一片空白地走进了黄公馆的客厅。

黄公馆的客厅富丽堂皇,最显眼的便是挂在中堂的一幅关公读春秋的巨画,以及悬挂两旁的泥金绣字长联

“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无忘赤帝;青灯照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天。”

黄金荣有三大爱好:抽烟,泡澡,打牌。

杜月笙见到方头大耳,嘴阔唇厚的黄金荣时,他照例正在玩“铜旗”。铜旗也是一种纸牌,和挖花差不多,只是少一副五魁。玩铜旗是黄金荣一生未断的嗜好,五六十年乐此不疲,几乎到了”一日不可无此君“的程度。

黄振亿将杜月笙领到一张方桌前,大声地说:”这就是我荐给你的人。“

黄金荣抬头看了杜月笙两眼,嘴里跟着吐出了两个字:”蛮好。“

多年后,黄金荣解释了他这个”蛮好“的含义他蛮有气派,在饭桶阿三后面立得笔直,脸孔上始终都是笑嘻嘻的。

因为感觉”蛮好“,黄金荣和颜悦色地问了一句:”你叫什么名字?“

面对问话,杜月笙没有因为紧张而塌场,他壮起十倍胆量,声清气朗地回了黄金荣:”小姓杜,木土杜。明月生,月亮的月,学生子的生。“(那时,杜月笙的名字还没有加上竹字头。)

听到杜月笙的名字,黄金荣发了一句感慨:”真是奇怪,来帮我的,怎么个个都叫什么生?苏州有徐福生,前面有顾掌生,厨房有马祥生

这的确是当年上海滩的一道江湖奇景,有黄老板左右八大生之说。

发完这个感慨,黄金荣紧跟着说了一句很有名堂的话:”马祥生,你总认得啰?“

杜月笙一惊,连忙应一声,之后便明白了过来,黄振亿着实把自己的情况交代给了黄金荣,否则他不会知道自己和马祥生是同门同辈师兄弟。这话是给黄振亿面子,也是暖自己。

这时,黄金荣说:”你去寻马祥生,就跟他一道住吧。“

到了厨房,经马祥生提醒,杜月笙这才彻底回过神来,方才在天井里见过马祥生,自己的行李已让他拿到厨房这事,他竟忘了个一干二净。

这一幕杜月笙后来时常拿来当笑话讲给他的亲信门徒听,但笑话讲完,杜月笙又说,当年我这条泥鳅,自打进了同孚里,烂泥坏毛病我是

耍掉的,虽然战战兢兢,但我是知道分寸,懂得规矩,也会眼观四方,耳听八面的。

结合开头潜龙在渊的说法,杜月笙这话其实饱含着人生风云的大智慧。

历朝历代的真潜龙,身上的确有这样一个惊人的现象,当意识到平生难遇的机会已经来临时,这种人必能瞬间甩掉一身的烂泥臭毛病,进而用脱胎换骨去抓住那个至关重要的机会,直到腾空而起。

落到杜月笙在黄公馆的最初一段经历,的确是这样。

自打进了黄公馆后,此前纠缠他几年的嫖赌两门,他竟然在一夜之间全部戒绝了。

但脱胎换骨,光脱去坏毛病的胎是远远不够的,更重要的还在于能否换出一身非比寻常的骨。

在这一点上,杜月笙特别给人启迪,尤其对刚置身复杂环境的新人。

为了在黄公馆生存发展,他换出了一身怎样的新骨呢?

如他所言,知道分寸,懂得规矩,也会眼观四方,耳听八面。

咱们不妨一个个说。

分寸这东西看似简单,但在人与事上真能把分寸拿捏到极到位的却少之又少。

对这一点,杜月笙曾说过,起初很长一段时间,除了奉公差遣,他经常足不出户,为的就是不给别人留下乱走乱打听的坏印象。

因为能把事做漂亮,做人又懂得谦恭迎人,还始终把自己固定在该待的小隔间里,时间长了,黄公馆的每个人都评价说,杜月笙这小囡子,蛮灵格!蛮好!

然而,知道分寸、懂得规矩只是杜月笙的冰山一角,眼观四方,耳听八面才是他藏在水面下的过人之处。

如此整天不干正事,他究竟是怎么坐上这等高位的?又是如何掌控局面的?

通过听到的、看到的,始终用心地揣摩,慢慢地,杜月笙参到了其中的一些奥秘。

黄金荣每天之所以能用三言两语就把各种棘手事给办了,要害处是他早已编出了一张江湖大网。他在家中养着的那十几号三教九流,实际上都是他重要的”包打听“,而这些”包打听“下面,又控制着无数混迹在街头巷尾的”小包打听

对这一套奥秘,杜月笙曾打过一个比喻,黄老板就像一双八足章鱼,表面上清静无为,与世无争,实际上他的触须,暗地里早已伸展到了上海滩的各个角落。他只要动一动嘴,这张江湖大网就会按照他的指令,收放自如,而那些处在网中的猎物则无一不在其掌控范围内。

原来江湖大佬的股掌是这样玩出来的。

然而,厉害的偷师向来不止吸纳精髓这一面,它还包括另一面,审视对方的短板。

只有两点都做到,才有可能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接下来发生的这件事在杜月笙的轶事中很有名。

一年腊月十五,黄金荣命杜月笙等一众门徒准备了两三千套新棉衣和装箱总数在三千块大洋左右的银角子。

为的什么呢?

黄老板要行善举,给穷苦人送温暖。

但在向穷人发棉衣、银角子的时候,杜月笙却从黄金荣的一个举动中发现了他的短板。

为了杜绝穷人重复排队来领第二份棉衣、银角子,黄金荣规定,领了棉衣、银角子的必须关进附近的宏国寺,在全部冬赈发放完毕前,一

在杜月笙看来,黄金荣不懂人心,更不懂吃亏赢人心的江湖真义。

为何不能让穷人重复领第二次呢?

三千块大洋有限又是都要散出去的,有人领第二次,占得便宜的一定会默念你的仁义厚道,而最后没领到的只会把怨言宣泄到那些重复领第二次的人头上。

而像黄金荣这么做,领了被关的会抱怨你刻薄,最后没领到的又会埋怨你不够大方。

能看透这一点,杜月笙后来果然在江湖人心上把黄金荣甩在了后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青帮大亨——杜月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dwh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