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各地持续高温,在中国生活多年的非洲朋友表示扛不住,嚷嚷着要回家乡去避暑。要说最不怕热的人,除了清洁工、交警、快递小哥之外,那必须是过暑假的孩子们。
孩子们的日常,不是在补习班、兴趣班之间赶场子,就是在夏令营、游学团里锻炼着。家长们一边心疼票子,一边吐槽:暑假不叫暑假,叫“烧钱季”,孩子不是孩子,是“碎钱机”。近日,有位妈妈就因吐槽,上了热搜。
此吐槽一出,有人就说,这绝对是炫富啊。其实你想多了,真要是富豪早移民了,富豪的孩子正在接受美英法德等国的土著教育呢。文中女主月薪三万,年薪撑死五十万,丈夫的收入就算一百万,两个人加起来,跟《我的前半生》里陈俊生一个水平,只是城市中产,远不到土豪的程度。要说这是炫富,眼皮子可有点浅咧。
为了给孩子一个“有意义”的暑假,这位妈妈都不舍得买衣服 。类似桥段,往常都是在贫困家庭出现,引得大家同情。城市中产的妈妈用起来,就显得矫情。三万元撑不起一个暑假,你让我们普通工薪家庭的孩子还有什么奋斗的盼头?秋名山车神也追不上你这车尾灯啊。
图片来自网络
现在人吧,都流行有病,看着工资卡就抑郁,坐上公交车就密集恐惧。这位妈妈的表现呢,明显是得了焦虑症了。往常媒体总报道一些贫困家庭砸锅卖铁供孩子读书的事儿,如今中产家庭上不着天、下不着地,前有权贵豪门不可逾越,后有高额房贷、医疗、养老、教育无可回避,一步行错,都有可能阶层大滑坡,反倒成了最焦虑的人。尤其在教育上,中国家长对孩子,从来都是掏心掏肺还觉得不够,生怕一个怠慢,耽误了孩子的远大前程。孩子是一个家庭的绝对主角,主角光环一加持,再操蛋的熊孩子,在爹妈眼里,也是天下第一聪明可爱善良的小天使。爹妈在“孩子的未来”这个问题上还都有些幻想症,总觉得自己孩子不是比尔盖兹二世,就是乔布斯投胎,是人类未来之光。最不济,也要比隔壁老王家、单位领导家的孩子强。所以,家长心里时刻绷着一根弦,不能让孩子有任何一步懈怠。
其实父母心里未必不清楚,真正成大事的没几个人,绝大多数人都是平平常常过一生,比如他们自己。但是谁都不愿意承认,自己的孩子资质平平,也是普通人中一员。家长们想的是,我们奋斗半生达到现在的阶层,那么孩子的起点就比我们当年高了很多,将来他们必然可以跨入更高的阶层,所以我们必须全力托举,绝不能让孩子滑落到下面去。要是孩子将来跟我们一样,或者甚至落到比我们差,那我们一辈子还有什么意义呢?还有脸见父老乡亲吗?所以,不要说三万不够,就是三十万、三百万,也买不来爹妈的淡定。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中国父母几千年来的执念,拿孩子都当太子公主似的供养着,好像家家都有王位要继承似的。我一亲戚家闺女,成绩奇差,家里出了好几万塞进当地高中艺术班,学音乐。每月请专业老师上课,参加各种培训、比赛,花费上万。姑娘她爹很自豪:钱嘛,不给孩子花给谁花!好歹把她送进大学,拿个文凭回来。将来嘛?继续砸钱呗,找门路、通关系,当个中学音乐老师总是富余的。我们一辈子是苦哈哈的工薪族,孩子能有个正经饭碗,比啥都强。说起来还是对不住孩子啊,人家有钱的都往国外送呢。
我这亲戚跟那位妈妈一样,既焦虑着自己拼尽全力赶不上别人轻轻挥一挥手,又虚荣着将来孩子功成名就自己脸上增光。至于孩子有没有成龙成凤的资质,没有父母保驾护航能不能大步前行,他们似乎都看不见。
打过游戏的人都知道,你得开外挂、买装备,才能更快升级。不论是出国游学,还是天价补习,家长们所做的跟游戏里的逻辑一样,指望给孩子开最强的外挂、买最好的装备,最好能一路遇佛杀佛遇鬼杀鬼。游戏设计巧妙,即时正反馈机制,让人时刻保持兴奋。可是,人生这场游戏里不是说投入产出完全成正比的,但焦虑和虚荣的共同作用,比即时正反馈更有效,时刻刺激着家长们的神经。
但是站在孩子的角度,也许三万元都撑不起的这个暑假,带来的不是眼界、层次、成绩,而是巨大的压力。父母尚在为我而苟且,我又何谈诗和远方?或者,如果将来我没有达到父母的预期,该如何面对他们?或者,他们做的都是为我好,可我并不喜欢,又该怎么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