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赴晚宴意外遇金童
谈家事豪兴论国策
我和明敏如约而至,到达白恋秋家的时候,一家人正在聊天。白啸戴着金丝边框眼镜,温文儒雅,体态匀称,为人和蔼,热情地招呼我和明敏。
“丑小鸭都变成了白天鹅了,哈哈,也不知道今后会是哪个小子,这么好的福气!”白啸爽朗的笑声立刻塞满了整个客厅。
黄明敏见到白啸,突然变得像个小孩子,直嚷着要白啸抱,让人见了忍俊不禁。
“姑父可不比你小时候了,哪里还能抱得动你这个大姑娘,乖,别把姑父腰椎病弄发了。”黄蕙赶紧在旁劝止。
“没事,好多年没见我二闺女了,小时候每次回家最黏的就是我了,来——姑父抱一个,现在不抱再过几年就更加抱不动啰。”白啸张开怀抱,果真把明敏抱了起来。
明敏趁机在白啸脸上亲了两口:“还是姑父最疼我!祝帅气的姑父永远年轻,万人迷,咯咯咯。”
“你这个鬼丫头,都大姑娘了,没几年就要嫁人了,怎么还这样不稳重,到时候谁敢要啊?是吧,小雨!”白啸的声音特别富有磁性,伴随着爽朗的笑声,给人一种说不出的亲切感。
“嫁不出去才好呢,我就一辈子侍奉姑父您!”
“这丫头,嘴抹了蜜啊,姑父可享不起这个福分,等你嫁人那一天,姑父和你姑姑定会给你备份非常厚重的嫁妆,哈哈哈。”
“比姐的还厚重吗?”明敏撒娇道。
“可别拿我说事。”白恋秋在一旁插嘴道。
“现在不说,哈哈哈,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好,那我就提前谢谢姑姑姑父咯。”
我在见到白啸后,突然产生这样的怀疑:父母都是这么随和,怎么竟会生出白恋秋这么一个冷美人呢?
黄蕙阿姨准备了非常丰盛的菜肴,还开了一瓶叫不上名的红酒。
“这可是一瓶好酒啊,你叔叔平时都舍不得喝,今天难得一家人聚在一起,高兴。亮亮,出来吃饭了——”
一个年纪六七岁的小男孩慢慢腾腾从书房走了出来,看见陌生人显得有点拘束,微卷的头发呈淡黄色,精美的五官,活脱脱一个瓷娃娃,特别秀气,特别招人喜欢。
“来,坐姐姐身边。”白恋秋拉过小男孩坐在身边,显得格外亲热。
见白啸和黄蕙也并没有向我们介绍小男孩的意思,我好奇地看了明敏几眼,瞅那憨傻的模样,我便猜出了好几分,当是白恋秋的弟弟。
“今天呢,我非常高兴,小雨,欢迎来家里做客,以后有空就来,我经常不在家,想吃什么,让你阿姨给你做!不说其他的,我们先一起喝一杯!”
“谢谢叔叔阿姨,叔叔生日快乐!”
“爸爸生日快乐!”
“姑父生日快乐!”
在一片祝福声中,大家举起筷子,满桌的菜肴精致又上档次,山珍海味,一样不少。
聊天中,我大概知道了白啸的一些经历。白啸最早是在医院当医生,后来进法院当了法警,后来又进入检察院,在副检察长的位子上下海经商。
“小雨,有没有考虑将来入什么行业?听说你也是师范,怎么,将来想当老师?”白啸呷了一口红酒,习惯性扶了一下眼镜,关切地问我。
“嗯,我爷爷的意思,还是让我当个老师好。”
“嗯,教书不是说这个行业不好,这样你也可以接过你爷爷的衣钵,我也一直都想让秋儿当老师。”白啸略微停顿,“但是,我觉得老师并不太适合男孩,除非你将来继续深造,以后到大学教书,专心做学术研究。”
“考研?我目前还没有这个打算。叔,那您能不能给我提点就业的建议呢?”我举起酒杯敬酒,大胆地问。
“听秋儿说你能文能武?”
“小时候跟村里一位老拳师学过两年,有些许武术功底。”
“哦,明白了。那文化课是你爷爷教的吧!”
“正是,小时候被迫学习过一些儒家著作,对国学有一点点了解,但是要说是‘能文能武’那就差上十万八千里了。”
“哦,是吗?”白啸似不经意间瞟了一眼白恋秋,“不过年轻人,谦虚一点,这是好的品德,地势坤,君子厚德载物,柔能克刚,水济万物嘛!”
“叔叔您对《易经》有过研究?”
“哪里谈得上研究!年轻时候学中医,涉及到一些这方面的内容,兴趣所致!可惜现在的年轻人看重这的越来越少了,这样下去,老祖宗辛苦传下来的东西,只恐怕再过个三五十年,就只能送进博物馆咯!”
“瞧你,这些东西能不能传下去,跟你有什么关系啊?今天过生日呢,别天天谈你这些所谓的传统文化、祖宗宝贝,好不好?小雨刚才问你就业方面的建议呢。”黄蕙打断了白啸的话,“小雨,别见怪,来,别客气,多吃菜,不听你叔叔这些穷唠叨,没劲。”
“谢谢阿姨,叔叔这是心系天下,正是我需要学习的地方呢,我怎么能见怪呢?我祖父从小也是经常跟我说这方面的事情,我还是很感兴趣的。”
“对对对,小雨啊,你阿姨说得对,今天我们不谈这个,只叙家常。至于你刚才提的问题,叔叔觉得选择的领域一定要取决于你的兴趣,走自己想走的路,做自己感兴趣的事,只要持之以恒,将来一定就能取得成就。”
“这个我也有同感。”
“所以,具体的职业意见,我无法提供给你,但是如果就你这样的情形,我认为从政也是一个不错的考虑。”
白啸从政界下海商界,居然提议让我考虑从政?
“从政?”白恋秋和明敏异口同声地表示惊讶。
“是啊!现在国家逐步在推行公务员改革,以后只怕是要统一招考了吧!小雨,有什么不可以去尝试的呢?”
“我爷爷并不希望我从政,这个——这个您和阿姨应该都知道我们家的情况。”
黄蕙点了点头,算是回应我。
“你爷爷的想法毕竟具有时代局限性,他老人家的经历也不可能在你们这代人身上重现。”
“那叔叔您为什么弃政从商呢?”我坦然陈述心中的疑虑。
白啸微微一笑,“我的性格并不适合从政,我是学医的,一路走来已经到顶了。那些年你阿姨下岗,身体又不好,你妹妹念书正花钱的时候,用你阿姨的话讲我又有自命清高的毛病,融入不进官场那些惯于收受的圈子,所以当时实际上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姑父,听说您当时是要去省高检的呀?怎么——”明敏插了一句。
“还不是因为这小东西!”黄蕙夹了一个鸡腿给小男孩,顺便亲了一口,顺着便讲起了当年的事情。
原来,白啸在检察院还是科长的时候,黄蕙却偶然有了身孕,趁着黄蕙下岗的契机,夫妻俩决定把孩子生下来,因为白啸骨子里是一个以多子多孙为价值观的传统男人,于是连夜把黄蕙送入霍邱的老家,对外谎称说是黄蕙回娘家养病,真相就连当时正在读小学的白恋秋都没告诉。黄蕙把孩子生下后,并没有带回市上,而是留在乡下,对外宣称是白恋秋的叔叔所生养,取名白亮。
然而就在白啸要从副检察长提拔的时候,他的对手不知从哪里得知了这个消息,实名举报到市纪委、监察局和省纪委,理由是违反计划生育政策,属于党内严重违纪。结果,白啸不仅提拔的事情黄了,就连副检察长的位子也快保不住了,举报信一时之间像雪片一样在市委、省高检飘飞。
就在省高检调查组要来市里调查的时候,白啸一纸辞职信呈报上去,在黄海生的多方活动下,事情才不了了之。白亮目前还在农村读小学,户口也在叔叔的名下,所以平时还在农村,由白恋秋的爷爷奶奶带着,因为刚放寒假,所以才被接回来了。
明敏连忙逗白亮:“快叫姐姐——姑妈,你们怎么从没提起过啊?”
“不要说你了,我也后来才知道呢,当初不是为了爸爸的仕途吗?保密工作虽然做的不错,可是还是被人知道了,只是可怜让弟弟在农村吃苦了。”白恋秋看白亮的眼神无限温和。
“这都是计划生育政策闹的呗,小亮亮,你可真不得了,是你爸爸用官位换来的,以后一定能有大出息。”明敏轻轻捏了一下白亮的小脸蛋。
“还是敏丫头会说话!”黄惠面露喜色。
话题很快转移到对计划生育政策的讨论上,白啸从多个角度论述了一胎政策的局限,点明了不久将可能显现出的危害。
“这是国策,不会在短期内更正吧!”我有些怀疑。
“这就要看上面的意思了,悠悠天下事,关键在人心,我们也只能拭目以待了,不过从长远而言,放开是必然的趋势。就单从生物进化角度而言,独生子女政策既扼杀了基因进化,也不利于从小接受竞争的环境,做父母的,只能把希望放在一个篮子里,就算是扶不起的阿斗,又能如何?”
“可是,正因为只生一个,才有更好的资源和环境去教育培养啊!”明敏嘟嘴表示不服。
“从子女角度,当然是这个观点,但是从国与家的大局来看,就不是这样,计划生育本身并没有错,两个到三个孩子应该才是最好的方案。”
“嗬,一个家庭养三个孩子,还不都饿死了?”明敏说道。
“这话可不能这么说,像我和你姑父这代人,哪一个家庭不是六七个,少则四五个兄弟姐妹,那个年代饿不死,现在能饿死?”黄惠笑着说。
我点头表示同意,继而说道:“其实,我也觉得独生子女政策有些偏激,而真正受这项政策束缚的还都是吃国家粮的,在农村一些边远穷困地区,政府对违反政策的家庭还是没有办法的,这个我们村子里就有类似的例子。”
“小雨,你这句话讲了点子上,知识分子、官员、国企工人,这些身份的家庭才会无处可遁,就拿亮亮来说,要不是当时我让你姑姑躲去了霍邱农村老家,只怕强制引产这样的事情也会发生。而且,越是贫困地区,超生现象越普遍,这对于整个民族的素质来说也未必就是福音啊!”白啸忧心忡忡地说。
“还有现在的失独家庭,也怪可怜的,爸,您看隔壁的王伯伯,现在都成啥样了,当初那么一个超有精神的人!哎……”白恋秋也插了一句嘴。
“这就是政策欠考虑的地方,我还是副科长的时候,王伯伯就已经是执行庭的负责人了,一个独生子,在清华读书,去年刚刚毕业,去了德国一家公司,上班不到半年,一次车祸,小伙子年纪轻轻的就没了,王伯伯和郑阿姨现在跟活死人有什么两样?哎,真希望上面能尽快知道这些事情,叫活人受死罪!辛苦了一辈子,马上就要退休了,县级干部,又有什么意思!现在细细回想,我当初下海,还真是选对了哪,对吧,蕙蕙!”
黄惠伤感地点了点头,不自觉地将白亮搂在怀里,一肚子的心事,能十分明显地透过眼神看得出来。
“国家国家,都说国是最大家,家是最小国,一点都不错啊!没有国就没有家,这叫皮之不存毛将焉附,但是没有健全幸福的小家,又哪里会有国呢,源流堵塞,江河必竭呀。平衡点,平衡点——”白啸喃喃自语道。
“叔,您如果一直在行政上,肯定能做出一番大成绩。”我不无恭维地说。
明敏揶揄我道:“晕,那还要你来说!这马屁拍的可不咋的!”
“我看小雨这孩子,从政,能行!是块好材料,听说你小舅已经当县长了,是吗?”黄惠突然问我。
“这个我也不清楚,暑假好像听我舅妈说过一次,有这个动议,不过官场的事情,我真的一点都不懂,现在也没多大兴趣。”
“现在不懂,不要紧,你们三个人,当前最要紧的是把学习抓上去,虽然高考没考好,但是英雄不问出身,只要把这四年把握好,机会以后多的是,须知,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来,我们再共同喝一杯,接下来喝点茶。”
在白啸的提议中,晚餐正式宣告结束。
我为白啸的精辟论述所折服,这个医生出身的商人,从过政,长期在官场、商场摸爬滚打,什么样的世面没经历过,虽然其今日的成功离不开当年依附黄海生——娶了黄蕙,但归根结底,主要还是靠自己的见识和能力才有了今天的地位。中国自古有较深的门第观念,无论是社会什么阶层,在联姻方面最为讲究门当户对,虽然依靠联姻而走上高位的平民子弟也不少,但这毕竟只是少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