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成渝土地流转流程对比分析

成渝土地流转流程对比分析

作者: 应用文写作范文大全 | 来源:发表于2017-08-13 22:16 被阅读0次

(一)成都土地流转流程简要示意图


图2-1成都土地流转流程简要示意图

成都围绕统筹城乡发展目标,在中央国务院同意成为综合改革试验区后,迅速花时间进行调研并确定了首批土地流转试点,开始了土地流转工作。

首先是土地确权工作,政府和集体商量过丈量总量,平摊给集体成员的方式行不通,因地段价值和土地质量不同,这种一刀切的方式起到的效果很差,依旧存在很多边界纠纷。

后转为实地丈量后公示颁证,为了保护耕地用途,增强农民参与土地确权的积极性,提高农民土地产权意识,城市反哺农村,缩小城乡差距,成都政府设立耕保基金,确权一年之后可获得一般耕地每亩300元,基本农田每亩400元的补贴。

金土地工程中,对于宅基地的整理采用了拆院并院的方式,将节约出来的建设指标通过土地产权交易所获取后续土地确权、住房安置、社保安置资金。

对于面积较小的宅基地指标存入成都开设的土地银行,等到成规模再进行流转。整理后的土地根据成都市划分的都市区、近郊区、远郊区土地项目规划开始运作,采用就地城市化的方式,通过政府项目规划,改变农民收入单一化局面,提高农村居民的收入,使农村户籍人口转为城市户籍人口。

为了进一步保障流转参与主体的合法权益,除了完善土地相关法律,成都还引进农村产权流转担保机制,农户承担20%,业主承担80%,其中财政以奖励的方式补贴业主50%。

成都市政府在整个过程中,各方财力物力投资都很大,增加了政府的财政压力,不利于经济发展迅速发展,所以政府为了改变因资金局限,导致土地流转项目放缓的局面,通过市场机制引进了外来投资,增强了企业和农民的直接联系,减轻了政府财政负担。

(二)重庆土地流转流程简要示意图

图2-2重庆土地流转流程简要示意图

重庆土地流转围绕的主题也是统筹城乡发展,重心在于将农村居民迁入城市,转换为城市户籍,腾出的土地建设指标用于主城区的建设用地增长依据,为了促进土地流转工作的进行,成立土地交易所,并在成立当天就进行了第一笔土地交易,为了减少土地流转纠纷,2008年开始调研,下半年开始进行土地确权和土地整理工作,主要运用城乡增减挂钩政策,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指标转为国家建设用地指标,从而缓解城市建设用地紧张的局面,房地产开发迅速促进了当时重庆经济的增长。

但是重庆确权采用抽样实测系数法,相对笼统的测量土地,虽然适应山地情况和减少确权成本,但是土地四至界线纠纷都是存在的。由于中央政府对土地性质和土地用途的保护逐年严格,重庆市政府相对单一依靠房地产开发的土地项目后期发展都被终止,从2017年试点结果看来,除了刚开始土地流转试运行阶段主城郊区取得一定的效果,其他农村地区土地流转项目均失败,并且给流转地区流下了很多矛盾和隐患。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成渝土地流转流程对比分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dxyr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