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利刃刺穿道德绑架者的喉咙后……

利刃刺穿道德绑架者的喉咙后……

作者: 千里飘蓬 | 来源:发表于2020-07-26 16:10 被阅读0次

    “你有素质,你有素质知道啥叫先来后到不?还我爹,我爹搁哪呢?我爹行啊,我爹养我了,你养我了?”(青年男士)
    “那我也比你大。”(中年男人)
    “啥玩意比我大,肿瘤比我大啊!”
    “我告诉你啊,我要像你这么年轻的时候,我指定比你强。”
    “妈呀,那你咋混的大哥,连个车都没混上呢!”
    “我咋混的……”
    “还得让我给你让座,你咋不上车头让司机给你让个座呢?挺大脑瓜没白长,你可真对得起你那张大脸。非得坐着,干哈,你要请神啊,站着使不上劲儿啊!我告诉你啊,咱俩票价一样,而且你没比我大多少,就你真比我大那天,我给你让了你给我说声谢谢,我要不给你让你站这给我瞅着。你这叫道德绑架,知不知道。别给这帮年轻人吓坏了,等你真老的那一天没人搭理你。”
    “不是,你怎么个意思?”
    “怎么个意思,你要打我啊,动一下试试,我今天不讹你裤子提不上就算你没穿。”

    这是我前两三天在知乎上看到的一个道德绑架未果事件。开头说话的是一个坐在地铁座位上的青年男士,与其互怼的是一个大概四五十的中年男士。凑巧,昨天在微博上我又看到了另一起地铁上关乎“让座”的道德绑架事件。只不过,这次的道德绑架相当成功,小青年乖乖让座了,而“绑架者”落在座位上后,还一副要吃人的样子……

    “你&&&,受过文化教育没?你受过文化教育没?你早该给你爹让座。你早就该给你爹让座。”(中老年男士,&&&疑是骂人的脏话)
    “你坐,来,你坐。”(青年男士)
    落座了。
    “你多大年纪?”
    “我啊,比你爹大。我多大年纪,比你爹大。”
    “你说这没有用啊。”
    “什么没有用啊。&&&你有点觉悟没?你要愿意让你就给人让,你没有理由说我。”

    该不该给老年人让座?印象中,前些年有段时间这个问题在网络上引发争议。面对一些为老不尊、倚老卖老,颇有强词夺理、强人所难之范儿的“坏老人”,人们的态度摇摆不定,情感五味杂陈。你说不让吧,老年人行动不方便,关照下也在情理之中;但你说让吧,赶上谁遇到态度恶劣的老人,谁又会真心想让呢?随着事件频出和讨论的深入,社会上逐渐达成了一些共识,即要就事论事,就人论事。如果老人的态度不是那么好,但他实在因为病痛或什么须要坐着,那让一下又何妨,总不能拿别人的错来惩罚自己。如果说老人鬓发斑白,但看着身体还硬朗,也不好意思让人给让座时,出于礼貌人们也可让一下。但是,如果出现像两个视频里男士的情况,一来年龄没那么大,二来身体至少看上去没啥大碍,三来态度又恶劣的,人们普遍认为不该让座。

    那么,在“该不该给老年人让座”的道德观、价值观讨论外,视频两个事件所强烈反映的还是那个老生常谈的话题:道德绑架。

    道德绑架是一个典型的道德的悖论。一方面,在道德绑架中,往往聚焦的仍旧是道德觉悟与否、道德践履与否、道德倡导与否的问题,例如“地铁上给老年人让座”在不严格限定情境时,本身是一种社会公认的美德,而当有人拿着“美德”当特权门票,且不说是不是道德绑架,其本身要求的行为仍是道德范围内的事,或者说是对“门票”是否有道德通行权价值的检验。然而,另一方面,此一“道德范围内的事”行出来时,却不一定是道德的,仍以“地铁上给老年人让座”为例,如果说是年轻人觉得有必要、自愿地给老人让座,那成就的是尊老敬老的美德;可如果说是在“道德绑架”下被迫地、不情愿地让座了,那本关乎道德的事却不再道德了,通过“美德门票”所进入的却是不道德之地。简言之,就是说,“道德绑架”关乎道德,却并不道德。

    那说来道去,究竟什么是“道德绑架”,其内涵为何,人们可能说得多,表态也多,但对其所指兴许还不甚了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衡定是否为“道德绑架”的界限并不是那么清楚。我们可以做这样一种区分,视频中霸道逼迫他人让座的无疑是道德绑架事件,姑且称之为“强道德绑架”;那么,与之相应,还有一种“弱道德绑架”,即当事人同样可能不那么情愿,但人们往往并不愿意将事件称之为“道德绑架”,如一位步履阑珊的老人脸色发白,身体不适,如果此时紧挨着他的几位年轻人看着老人那般情状,仍不愿意让座,周围人看不过去纷纷表示指责,这种情况可能人们更愿意称呼为“道德约束”。所以,按照是否遵循了道德的自愿原则,我们可以把没有遵循的统归到“道德绑架”名下,但其中有时候绑架者高举道德旗帜,“绑架”来龙去脉不合情理,就属于“强道德绑架”;有时候情境确实对人做出道德的吁请,道德实践合乎情理,就属于“弱道德绑架”,或者干脆只称呼其为“道德约束”。

    紧接着,我们还要思考,为何会出现道德绑架?人们又为何痛恨道德绑架?站在社会学的角度,道德绑架绝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反映个人素质或表现为个案的问题,其背后乃是社会维持秩序、稳定对道德的需要。一个老年人在地铁上,蛮横地要求年轻人让座,其错并不在于“尊老敬老助老”的道德价值观上,而在于其以私人代言了社会,并且假借社会赋予道德的力量强迫道德成为“规范”,而不是“自愿”。我们发现,在一些公共场合中,目之所及的有优先照顾老弱病残幼的设施,耳之所闻的有倡导照顾弱势群体的广播,这些都是社会对人们的要求。这些所见所闻对一个人确有道德“迫使”的力量在,但鲜有人会指责其为道德绑架。一个没有道德规范的社会是难以想象的,而一个混乱不堪的社会势必要建设一套适应自身生产力、生活方式的道德价值、道德实践体系。那么,也正是因为社会掌有强大的道德约束力量,以至于某些人会借助这种力量,并且片面强调力量对现实生活的无上控制权,进而实现“绑架”他人的目的。

    我们说,社会的道德力量加诸于每一个人,但并不同时直接针对每一个人。道德不同于法律,后者具有强约束性,任何人的任何一次犯错越轨只要进入法律的辖区,就要受到相应的惩戒(至少理论上是这样);而道德不是,纵然社会规范、社会舆论始终对道德提要求,但道德不会也不能单方面受制于外在规范,而要守持某种源于内在的自觉。在个人与社会之间,要想社会充满活动,终究需要的是培育自觉的道德观。在这方面,古今一理。例如,儒家有一个区分叫“诚者”和“诚之者”或“思诚者”。后者,即“诚之者”“思诚者”要“择善而固执之”,即认识并遵循社会道德规范;前者,即“诚者”不同,他“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说得直白点,就是有相当高的道德自觉,自觉到自有良知本体,自觉到人性本源于天性,善不是别的,就是天道使然。再看当下现实,我们不也推尚个人的道德自觉,而反感任何形式的外在的道德压迫吗?纵使在一些道德品质的培养上,即便并不反对甚至赞同某些道德规范,也仍希望是到头来是源于内心真正的动机。

    那么,讨论到这里,一个问题若影若现了。现实是,我们反对道德绑架,但同时在斯文不再、道德沦丧、价值软弱、功利心强的时代里,又缺乏道德自觉,培养不起道德情操。道德绑架是要反对的,可其背后折射的社会道德价值却不能轻易否定。当我们反对道德绑架的时候,也许嘴上不承认,但心里究竟对道德又是怎样的看法呢?当我们撕下道德绑架的不道德面具后,不再因此而怀着道德的羞耻感时,又要走向怎样的道德世界呢?

    我想,对于道德绑架,进一步的思考是有必要的。

    2020年7月26日星期日
    于南沙大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利刃刺穿道德绑架者的喉咙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eawl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