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西虹市首富》里的王多鱼怎么败家钱都越来越多更悲催的是:能干的经理人不管怎么快速解决问题,问题出现得比解决的速度快,堆积得越来越多。
我就曾经是其中的一员:我曾经受命处理一整箱错误的发货单,当我好不容易在一周内处理完所有的单子时,老板给我又端来两大箱……
原因在于思维模型只能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但它并不能减少问题的数量。
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需要有创新力和灵活性,而拥有多种思维方式的人则在着方面更有优势。
我在大学里学的是数理统计,副修了计算机,然后又广泛涉猎经济学、美术、音乐、外语(除了要求的第二外语,我还多学了一门二外+世界语)。也许是学日语给我的启发吧,日语的语序是“主语+宾语+谓语”,好比我们说“我读书”,日语的说法直译过来是“我书读”。所以,达到同样一个表达意思的目的,可以有不同的顺序。
于是,某天我对着那两箱单子灵光乍现:我为什么不能倒过来做事情。本来想着先把这些破单子处理完,再去找出那些该死的程序错误。这个思路也很正常:改单子容易,每个程序员都能改,只不过我初来乍到,就被分配了这个谁都不愿干的活儿。但是改bug(缺陷)可不容易,那么多程序员奋斗半年,不是一个都没找出问题吗?
但现在,解决问题的速度赶不上产生问题的速度,我不妨倒过来做,先改bug,让产生问题的速度减小甚至为0,然后再改错误。
改bug时,我的数学功底又帮助了我,虽然我不喜欢数学,但经过思念苦练逼出来的强悍的逻辑思维能力帮助我很快找出了问题所在,然后产生问题的源头被杜绝,最后所有问题单子都被我在一个月内彻底解决。
解决疑难问题,最好能建立全局理解力,前提是多掌握一些学科知识,比如以下四类学科:
1. 理解物质世界的基础学科,如数理化;
2. 理解群体系统规律的学科,如生物学、经济学、社会学;
3. 理解复杂系统规律的学科,如系统学、人工智能、哲学;
4. 理解精神世界的人文科学,如心理学、美学、宗教、历史。
怎么讲这些知识融为一体呢?可以用“问思模”体系,即从基本问题出发,找到合适的思维方式,把各种具体思维模型联系起来。
一旦形成了这种体系并勤于操练,我们就能避免成为终日忙碌的“救火队员”,而成为疑难问题的终结者。
关注我,每天获得一个新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