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朋友圈看了一篇关于"断舍离","极简主义"的文章,正好又听了友邻关于日本"单身经济"的外刊新闻,再根据得到听书《低欲望社会》的解读,结合自己的思考,简单做了一下总结。
其实说到日本,我想到的关键词有这么几个,南京大屠杀,地震,诺奖,匠人,老龄化。
1937年12月13日,日军侵占中国首都南京后,对中国人实施了长达40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然而据报道称日本从历史教科书中删掉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内容,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在日本有很多人对日军曾经犯下的滔天罪行矢口否认或者予以轻视态度,认定是中国片面的夸大其词。
日本是一个地震频发的国家。地理位置带给国家的动荡不安也锻造了国民的坚韧不屈。进入21世纪以来,日本人在十八年里总共拿了18个诺贝尔奖,相当于每年一个。日本诺奖得主人数,已超越英国、德国和俄罗斯,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诺奖大国。日本的科研实力未尝不是在该国备受推崇的"匠人精神"发挥到极致的必然结果。
大前研一被称为“日本战略之父”。他在自己的作品《低欲望社会》这本书里指出,相比于经济停滞、老龄化,日本社会更严重的问题是“低欲望”。
从衣食住行到成家立业,日本人奉行“断舍离”和“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
除非出席必要场合,一般不需要添置衣物,实在要买衣服就去优衣库。吃饭只是为了不挨饿。现在日本的一些拉面馆里,座位之间都用木板隔开,相邻卡座里的单身食客相互都不在意。对吃饭穿衣要求不高,对住房出行的要求也一样。日本的私宅购置需求日益下降,人们宁可租房也不购房。而且租房也是尽量租小户型的,通过"极简主义","断舍离"的方式提高房间利用率。出行就靠新干线,轻易不会在小车上投资。还有所谓的御宅男基本不出门,最多就在住房附近活动。
根据日本国立社会保障与人口问题研究所的数据显示,在5300万户家庭中,有超过三分之一都是“单身户”,这一比例预计到2040年将升至40%左右。年轻人要么抱着独身主义,要么打算组建丁克家庭。随之造成的就是年轻人对上班升职加薪也是兴致缺缺,没有欲望。
那么在日本这样一个老龄化严重的社会里,老年人的生活又是怎样的情况呢?和没钱没欲望的年轻人不同,老年人有存款但是不敢花。有些老年人最后就是抱着存款去世的。一部分原因是和子女关系淡漠,希望留钱防老。另一方面就是节俭习惯所致,只要不花钱,清贫也好。
在看《断舍离》的时候,我对神奇的"收纳"很着迷。不论是物质生活的极简,还是对情绪控制的断舍离,我都做了一些尝试。
听了"单身经济"的新闻,我也只是觉得享受孤独也是一种幸福。
可是学习《低欲望社会》,从根源看到了日本"单身经济"兴起,"极简主义"生活方式背后的严峻问题。对现象背后的本质有所了解,这就是我的反思和总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