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来自于日本经济学家大前研一的著作《低欲望社会》。
最近这本书和之前的“断舍离”一起在社交媒体上带起一波话题。
他所描述的所谓低欲望社会,具体来说指:
・年轻人不愿背负风险:比如不愿意像上一代那样独立购房,必须背负几十年的房贷。
・少子高龄化:人口持续减少、人力不足,社会负担的超高龄人口比例增大。
・丧失物欲、成功欲:对于拥有物质毫无欲望,也没有很强的要出人头地的意愿。
・违反凯因斯经济学理论的人民:消费信心低落,对利率没有反应,政府撒再多钱也无法改善经济。
作者以司马辽太郎的小说《坂上之云》为例。这篇小说讲述了在明治时代,为了能够追赶欧美列强,日本的年轻人挺身奋斗的故事。
同样战后作为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年轻人努力埋头工作,希望通过努力拼搏一朝能够成为公司的高层或领导者。当时多数国民选择结婚生子,就算贷款利率超过8%或10%,还是愿意向银行贷款来盖房买车。
而如今日本虽然已经迈入了成熟的先进国家之列,却再也找不到《坂上之云》的精神。日本人(尤其是自懂事开始就处于长期不景气状况的三十五岁以下的青壮年)由于不想背负沉重的贷款,变成对利率没有反应的国民。
比如日本的「FLAT 35」提供长期固定利率型的房屋贷款。然而即便房贷利率低于2%,贷款期限长达35年,新申请的房贷金额依然没有增加。
低欲望社会是人类社会以往不曾经历过的现象。在作家看来,低欲望社会不仅仅是一国由于经济不景气或者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造成的问题。
这种无欲无求的倾向,在时代脉络之下,其实是一种合理的选择。
如果说经历过经济泡沫的日本是个个案的话,我倒是想起来之前看过一期晓松奇谈,介绍瑞典。
在瑞典的街上,很少能看到汽车,最主要的交通工具是自行车。
哪怕是在下雪的大冬天,依然可以看到两轮的自行车,甚至可以看到妈妈们骑着这种特制的货运自行车送两个孩子上学。
一方面是政府对骑车的征税比较高,但是在人均收入5万美元的国家,想必更多还是国民发自内心的接受这种环保健康的交通方式吧。
年轻人的DNA正在发生改变。
中国也是如此。
70/80一代的年轻人,很多在儿童时期有着难忘的拮据记忆,在父母的影响下,从小失去了主动表达需求的能力,更摆脱不了与别人家的孩子的对比。
这种心理暗示反映在今后的人生路上往往就会转化成买好房、买好车、装大电视、放高级皮沙发,反映在自己的下一代身上的往往是上名校、送辅导班、收集技能证书、最后出国深造。
在集体性的补偿式人生指向的带领下,社会欲望极其高涨。
然而事情并不是没有变化。
一部分的80后和90后选择秉持的是另一种价值观。
用衣食住行来说,“穿”和“住”要以舒服、同时展现自我品味为主,“行”要以快速便捷为主,而这里面最讲究的是“食”,不过可不是讲究在山珍海味,而是如何在众口难调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胃”觉。
这种价值观不知道可不可以解释朴素的无印良品、简约自助的宜家,还有淘宝上大有燎原之势的有自己态度的小店受众逐渐扩大的原因。
作为概括狂魔,我想简单地把两拨人的心态总结为:展示型表演性人格向自发性内向型人格的转变。
行为的重点由他人指向——比如说别的小朋友都去学钢琴,我家宝宝怎么能落下;
转向自我指向——别人怎么样不重要,关键是要自己学的开心,有收获。
从社会欲望角度来分的话,
他人指向的人群,欲望是随时爆发的。打开淘宝往往直接筛选销量最高,出门逛街往往会被大品牌,或者明星代言所吸引。因为大家选的、明星青睐的,肯定就是最好的。
但是,从社会的发展法则来说,这样的认知一定将很快会被淘汰。
原因很简答,在社会发展到物质极大丰富的现在,用之前追过贴的一位老爷子的话来说,肚子吃饱了,接下来该是脑子了。
所以,不仅是有特殊经济背景的日本,还是福利高度发达的北欧,我相信即便在中国,低欲望社会也必然降临。
对于一直以来被达尔文式的社会进化论激励着长大的我们来说,低欲望社会真的有那么不好吗?
我觉得不是的。
当下的我们的父母,为了子女操心一辈子,终于熬到了退休,在家除了一日三餐买菜做饭,搓搓麻,跳跳舞,然后就是每日许愿子女快生孩子。
大家管这个叫享天伦之乐。(嗯,乐在哪里?)
然而进入低欲望社会,退休并不意味着人生进入下一阶段。
因为首先工作不再是一种被逼着向社会付出的责任,或者是用以谋生的手段,它本身就是能让自己的精神世界得到极大满足的终身事业。
这种精神上的快感,当前实现财务自由的一部分人们已经提前享受到。
在这样一种精神的指导下,我们不再需要把时间花在基本的生存需要上,我们可以有充分的时间发现世界赋予我们的天赋,并找到属于自己的精彩。
在我的朋友圈里有一位小姐姐,她经常的会去参加某个专业考试。考完试,她并不check分数,而是认真总结自己的心态,为什么崩了,为什么炸了,又或者为什么发挥的这么好,然后再去改进。
在她看来,成绩本身没有意义,既不是用来向人炫耀的,也不能代表自己的真实能力。但是考试这个看似无聊的形式却有着一个巨大的意义,就是让她磨练出属于自己的自信。
如果只有买买买才叫欲望的话,那么我希望这种活在所谓低欲望的人越多越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