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希望孩子所有的改变不是因为恐惧和羞耻只因我想更好的生活1

希望孩子所有的改变不是因为恐惧和羞耻只因我想更好的生活1

作者: 刘春_d735 | 来源:发表于2018-06-05 23:14 被阅读0次

不在孩子内心植入恐惧和羞愧,我们改变,只是因为我们想要更好的生活。通常我们都习惯用惩罚和说教来控制孩子,让她们不做我们不愿意做的事。而惩罚就是在孩子心理种植恐惧,道德说教是为了让孩子有羞耻感。道德感一般在孩子七八岁开始被别人灌输,慢慢才会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我对书中的理解,哪怕七八岁时也不应该过多的道德说教,起码学校的说教已经够多了,在家还是少摆点道德家的面孔。羞耻和恐惧都会让孩子的内心冲突多而产生焦虑。?只有让孩子把想玩的,想做的都做掉,他才会真正满足,就像捕捉孩子的敏感期里那样,让他在喜欢规则的时候按既定程序走,让他对小东西感兴趣时就让他哪怕捡垃圾也好,让他在二三岁时有物权意识时,充分尊重他,而不是觉得孩子自私不懂分享,让他在想要用口腔探索世界的时候尽情吃手啃玩具,让他在刚感受到语言的力量时去说脏话,说屎尿屁,而不是过多的阻止他,以成人的视角去评判,甚至贴标签,孩子那个阶段总会过去。而他也知道了规则知道了边界。便不会觉得一直在被否定被不接纳。就像我喜欢吃油条,孩子喜欢吃糖果一样,放在他随时能拿的地方,满足了欲望,才不会一直惦记着。在恐惧气氛下,只有仇恨滋长。人类有与生俱来的自卑感。养育一个没有心结的孩子并不困难,首先你必须使孩子摆脱恐惧,并且没有罪恶感。如对惩罚的恐惧,对愤怒的家长的恐惧对神灵的恐惧。恐惧容易产生谎言。

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 然后满足那个兴趣,压制和不理会只会将那些兴趣压倒潜意识里。只有满足孩子这些兴趣,他们才会尝试别的兴趣。

儿童时期毫无害处的兴趣,被母亲看成了不可饶恕的罪恶。孩子于是把那些幼稚期的愿望都压抑下来,但这些愿望后来原封不动的跑了出来,或者已象征的方式出现。

把一个果实变成禁果,就使他变的美味,具有无限的诱惑。

禁止越严,罪恶感便越深,而沉溺其中的冲动也越强。

大惊小怪表示你对那些使你大惊小怪的事有猥亵的兴趣。

奖励与惩罚

把别人家的孩子从你的心理真正去掉,知道每个孩子都有他的节奏和优势,真正接纳他本来的样子,如果心理有比较,哪怕你没有说出别人家的孩子怎样,他依然感受得到,举自己孩子的例子。不论孩子是什么样子,你都得接纳他,要绝对避免把他和你自己做比较。

是爱在治疗一切,是认同和自由在治疗一切。

如果一个人对某些事情看不惯,那表示他对那些事最感兴趣。保守的人,其实就是那些自己想做而不敢做的人。黄色书刊,维纳斯像,贪官。

孩子们幸福与快乐的程度,全靠我们给他的爱与赞许而定。我们要和孩子站在一边,给孩子爱,而让孩子感觉到你爱他,也赞同他一切行为的爱

只有内心真正尊重孩子,认为和孩子是平等,才会在和孩子的交流中没有教导。这时候,不管是发脾气甚至打骂都不会给孩子伤害。否则就算再好的沟通技巧,披着再好的外衣孩子也能感受到。只有父母真正爱孩子愿意蹲下来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不是被自己和情绪裹挟,不是把孩子当做炫耀或者满足自己的工具,那你便知道什么才是对孩子是好的,那时候不管是打或骂孩子都不是问题。只有和道德及对错观念连在一起的体罚,才会给孩子带来恐惧。

用说教来惩罚是训练骗子和说谎者的上策。

如果你的态度是正确的,你怎样对待他都没有关系,只要你不给孩子良心的谴责,不牵扯到道德是非问题,所谓从小所欲不逾矩。

两点疑惑:生命的意义在于追求幸福,在于寻找兴趣,教育是为人生做的准备。

成功的定义是能快乐的地工作,积极地生活。

学会等待和观察一个没有进步或进步很小的小孩,能否真正相信,如果不被摧残或伤害的话,他终有成功的一天。

现在整个中国单一的成功观念,大家很难达成一种认知,就是社会可以根据每个人的优势而分工,但并不代表工作有高低贵贱之分。而家长能从心底里接受孩子做他擅长和的事,满足而快乐,这就是幸福。

不管是孩子挑战、正面管教、非暴力沟通,很重要的沟通技巧就是说你的感受,表达你的希望,取得合作。不做评价,不贴标签,只是实际操作起来很难。从小生活在别人的评价里,也都很看中别人的看法,同时通过别人的看法来看到自己的价值,修正自己的行为,不知道有没有人实践的很好,有没有经验介绍。如果自己有情绪,包装再好的语言孩子都能感受到你真正的用意。

相关文章

  • 希望孩子所有的改变不是因为恐惧和羞耻只因我想更好的生活1

    不在孩子内心植入恐惧和羞愧,我们改变,只是因为我们想要更好的生活。通常我们都习惯用惩罚和说教来控制孩子,让她们不做...

  • 90天养成阅读+晨跑+早睡早起的习惯

    。想改变自己,想让生活变得更好,从养成好习惯开始。 。感觉生活忙乱,做事拖延,目标不清晰,焦虑和迷茫。希望在时间管...

  • 任何打孩子的行为都是误导。

    为什么?因为打孩子恰恰会引发孩子一些不必要的感受:悲伤、愤怒、恐惧和羞耻。特别是恐惧,这是一种有毒的感受。这些消极...

  • Day289 孩子王

    【温柔能量妈】 所有的孩子都喜欢爸爸妈妈幽默顽皮的样子,练习让自己幽默,我改变是想让自己生活的更好。 我和祎伊去健...

  • 心寒

    1 . 是不是失望和心寒是常态。 2 . 希望和失望也绝不能是善,因为恐惧是一种痛苦,希望不能脱离恐惧存在,所以希...

  • 2021-12-12

    不想改变的意义是什么 为什么想改变,希望生活工作更好 为什么不想改变,没有动力,水煮青蛙,习得性无助 改变后有什么...

  • 《富爸爸,穷爸爸》

    阅读打卡day76 人们的生活永远被这两种感觉所控制:恐惧和贪婪。 因为感到没有金钱的恐惧就去工作,希望钱能消除恐...

  • 读书笔记—小狗钱钱 - 草稿

    我的十个想变得富有的原因:1想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 2想给孩子更好的教育 3想给家人更好的生活环境 4想到处旅...

  • 复学

    很多时候我们冲着孩子发脾气,真的不是孩子不好,而是孩子的行为触发了自己内在的羞耻感、恐惧感或愤怒 。 ...

  • 发脾气背后的根源(二)——恐惧感(上)

    前面我们曾经谈过,父母发脾气的根源有羞耻感、恐惧、失控以及内疚。那今天就来谈谈恐惧。 前面讲过羞耻感,感觉孩子让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希望孩子所有的改变不是因为恐惧和羞耻只因我想更好的生活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ekv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