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浩在抖音直播带货了,我也买了三盒小龙虾。如果放在前几年,我会觉得这又是一个斜杠中年的励志典型,不过如今的我,已经足够老,老到明白罗永浩直播带货能卖出1.1亿的战绩,不是因为他擅长直播,是因为他是罗永浩。就像马云能拍电影不是因为有演技,能当指挥不是因为他懂音乐一样。
现在想想那些年曾经以为多几个斜杠就是优秀,这想法真是跟学生时代一样幼稚。那时候以为多才多艺就是优秀,仅仅学习好是不够的,班里文艺晚会要有拿得出手的节目,球场上最好还能露两手,如果还会下棋会书法,最好颜值也不低,那才是校园里的明星人物。
这想法一直持续到大学仍旧根深蒂固,要得奖学金要当学生干部要参加各种社团要兼职要谈恋爱,哪一项落下了都不甘心。这种追求全面的心态,在细分小专业的时候,让我在填志愿的一个月里都彻夜难眠。
后来分了专业,我们原来一个大班的同学,大家经常相互跑教室听对方的课。当时总幻想着,将来去了工作岗位,自己不仅要会采写,还要懂设计,还要懂摄影,懂排版,以为一个人能扛下所有才叫优秀。
去年我们同学会十周年聚会,大家再见面时,有人成了采写记者,有人成了摄影记者,有人在意大利艺术游学,有人在广告公司做设计或者文案,大家都在各自的领域开花结果。聊起对方的专业,有称赞,却不再艳羡。
因为现在的我们已经懂得,你能在一项专业上成为无可替代的人才已经足矣。你不需要成为采写记者里最懂摄影的,也不需要成为设计师里文案写得最好的。你只需要成为文案里上乘的文案,自然有上乘的设计师愿意跟你合作,你只要成为摄影师里最好的,公司自然会为你配备最专业的文案。
已经得过国内外各种摄影奖项的大成,如今也不再执着于非要攻克自己不擅长的采写。他一半谦虚一半不好意思地戏称:“没办法呀,我努力了,发现自己确实不是那块料。后来觉得还不如就把自己擅长的事情做好,反正我这辈子就指望摄影吃饭了。”他从七岁开始,就跟着父亲学摄影,大一开刚开专业课我们大多数人都是小白的时候,他的作品已经开始参赛了。老师也毫不掩饰对他的偏爱,上课我们一撮人集体拍作业,他总是被老师叫到一边去开小灶。现在也是一样,报社的很多记者确实是采写和摄影都靠自己,但他不同,报社领导仍然对他是偏爱的,他不必写长篇大论,因为他拍的照片,可以作为图片新闻单独占半个版面。
彼此请教起对方的专业,也会毫无保留地回答,因为年纪越大,越懂得时间的好。时间就是路,当年大家选了不同的路,如今已经在各自的路上跋山涉水,走出千里之外。这一路受过的苦踩过的坑不足为外人道,走出的距离,也不是随便什么人能追得上的。即便有人狂奔着来追我,只要不是旷世奇才,这么多年走出的路,也不是他轻易追得上的。何况我自己也还在马不停蹄日夜兼程着。而且对方也在自己的道路上走出很远,不会想着轻易跳上别人的车了。
就像董明珠、任正非都出了好几本书教你怎么做企业,但是也不会有人随便做出一个格力和华为来,他们这么多年拼杀过的血路,不是随便什么人能追的上的。就算真的有个商业奇才,赶上了时代的风口,等拼出来的时候,他们也早已可以功成身退了。
曾经以为枝繁叶茂才好,却忘了只有根和干长好了,才不会在结果子的时候被抽干了营养,也不会在台风天被连根拔起。摊子并不是铺得越大越好,没有哪个田径运动员是张开双臂奔跑的,时间就是路,选准了,就一往无前,等有一天你蓦然回首,会发现这世上没有什么适不适合,也极少有天赋异禀,所谓天赋,不过是用坚持和努力,把笨拙熬成了熟练而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