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6月22日拂晓,德国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突然进攻苏联。由于德军在边境交战进展顺利,苏军统帅部从6月底起,开始将战略第二梯队沿西德维纳河和第聂伯河中游从克拉斯拉瓦到洛耶夫展开,企图固守这一地区,阻止德军进攻莫斯科。
7月8日,德军统帅部向中央集团军群下达了任务:合围防守西德维纳河和第聂伯河地区的苏军,企图攻占奥尔沙市、斯摩棱斯克市、维捷布斯克市一带地域,为德军开辟一条进攻莫斯科的通道。斯摩棱斯克是通往莫斯科的必经之路,只要占领这个地区,就拿到了通往莫斯科大门的钥匙,打开了通莫斯科的大门。
指挥官: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司令,陆军元帅费多尔·冯·博克
<img src="a0.jpg" width="300" height="389" />
苏军:西方方面军司令,陆军元帅
谢苗·康斯坦丁诺维奇·铁木辛哥
<img src="a1.jpg" width="245" height="309" />
苏德在斯摩棱斯克实施的大规模攻防战役,大致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苏军西方右翼和中央被突破(7月10日~7月20日)
1941年7月10日,德军从波洛茨克、维执政布斯克、罗加乔夫一线发起进攻,以第3和第2坦克集群主力向斯摩棱斯克方向实施钳形突击,以部分兵力向大卢基方向和罗斯拉夫尔方向实施辅助突击,第9和第2集团军随后跟进。
13日,苏军向德军实施反突击,收复了罗加乔夫和日洛宾2个城市。14日,苏军在奥尔沙附近的反突击中首次使用BM-13火箭炮(即著名的喀秋莎火箭炮)。16日,德军在航空火力支援下攻占斯摩棱斯克和奥尔沙,20日占领叶利尼亚。
此阶段,德军快速兵团推进约200千米,突破了苏军2道防线,合围了莫吉廖夫,并夺取了奥尔沙、斯摩棱斯克、叶利尼亚、克里切夫。苏军第16、第19、第20集团军在斯摩棱斯克地域陷入德军战役包围;第13集团军一部兵力突过了索日河,其余兵力在击退德军的多次坦克冲击后,守住了莫吉廖夫;第21集团军解放了罗加乔夫市和日洛宾市,并将德军第2集团军主力牵制于第聂伯河和别列津纳河之间的地带。
第二阶段苏军反攻,但3个集团被围歼(苏军战斗力……)(7月21日~8月8日)
7月21日,苏军3个骑兵师在第21集团军地带内对德军后方进行了奇袭。23日~25日,苏军4个集团军向斯摩棱斯克地域实施向心突击,第20和第16集团军乘势突围。26日,德军从东面封闭斯摩棱斯克合围圈。27日,苏军莫吉廖夫集团被歼。30日,苏军在西方面军后方组建预备队方面军,以掩护莫斯科方向。同日,德军奉命转入防御,进行休整补充。
<img src="a2.jpg" width="325" height="228" />
1941年8月,德国部队进入斯摩棱斯克,背景里,燃烧的建筑火光冲天。
<img src="a3.jpg" width="325" height="203" />
8月,苏联境内一辆装甲车里的德国半履带车驾驶员。
8月5日~8日,苏军斯摩棱斯克集团和罗斯拉夫尔集团先后被歼。
<img src="a4.jpg" width="325" height="228" />
8月7日,希特勒(图中)正与德军总司令、陆军元帅布劳希奇(图左)及陆军参谋长弗兰茨·哈尔德(FranzHalder)上将一起研究作战图。
8日,德军第2集团军和第2坦克集群将正面转而向南,对苏军中央方面军实施进攻。苏军被迫向东南和南方向退却。
此阶段,苏军发动的攻势行动未对德军构成威胁,但却打破了德中央集团军群对莫斯科的进攻,支援第20、第16集团军突破了合围圈,并将主力撤过第聂伯河。德军则以强大的攻势行动,歼灭了苏军3个集团军。到战役第二阶段结束时,德军共俘虏苏军31万人,缴获坦克3000多辆和相似数量的火炮。
第三阶段战役行动重心向南转移(8月9日~8月21日)
8月9日,德军为消除右翼威胁转而南下。
<img src="a5.jpg" width="325" height="233" />
8月9日,德军蜂拥而入明斯克时,一名男子和他的妻子、小孩离开明斯克后的场景。原始的战时说明文字有一部分是这么写的:“怀抱小孩,对纳粹的仇恨之火在男子的眼中燃烧,他的妻子精疲力竭地躺倒在地面上。”
<img src="a6.jpg" width="325" height="219" />
8月9日,苏联某地,两名现已沦为战俘的苏联士兵在检查一座列宁的巨型雕塑,这座雕塑的基座被毁,德军在进军时还将它砸碎。注意雕塑颈部的绳索,那是德军留下的典型标志。
<img src="a7.jpg" width="325" height="212" />
8月10日,芬兰士兵冲入一处苏联地下掩体。图左,一名掩体中的苏联士兵举手投降。
12日,苏军为掩护布良斯克方向,在预备队方面军和中央方面军之间建立了布良斯克方面军,其编成内有第13、第50集团军。
16日,苏军西方面军和预备队方面军第24、第43集团军发起进攻,企图粉碎德军杜霍夫希纳集团和叶利尼亚集团,德军在叶利尼亚附近的战斗中遭重创。但苏军进攻行动未获显著战果。
至21日,德军第2集团军和第2坦克集群推进120~140千米,进抵戈梅利、斯塔罗杜布一线,并深深楔入苏军布良斯克方面军和中央方面军之间,对苏军西南方面军侧翼和后方造成了威胁。
此阶段,德苏两军交战中心转向斯摩棱斯克南部地区。苏军组织数次反攻作战效果甚微。德军俘虏苏军7.8万余人,缴获144辆坦克和700门火炮。
第四阶段苏军重创德军并转入防御(8月22日~9月10日)
8月22日~23日,德苏两军都调整了兵力部署,双方企图发动新的攻势行动。24日,德军围歼苏军戈梅利集团,威胁苏军西南方面军侧后。25日,苏军撤销了中央方面军,在预备队方面军中增加了第3、第21集团军。
26日,德军在北部歼灭苏军大卢基集团。29日,德军对第22集团军实施了有力的坦克突击,突破了该集团军防御,并夺取了托罗佩茨。苏军第22集团军、第29集团军,被迫退向西德维纳河东岸。
<img src="a8.jpg" width="325" height="216" />
1941年8月27日,苏联某地,在德国士兵监视下,苏联狙击手走出麦田里的藏身之处。前景里是一辆报废的苏联坦克。
8月29日至9月4日,苏军航空兵450架战机共出动4000余架次,支援布良斯克方面军作战,但未能阻止德国第2坦克集群的南进。
<img src="a9.jpg" width="325" height="212" />
1941年9月,在斯摩棱斯克地区的Velizh镇附近,台子上的五名苏联平民脖子上绕着绳套,德国士兵正准备吊死他们。
8月30日~9月6日,苏军10个师的兵力向叶利尼亚突出部实施反突击,重创德军,收复叶利尼亚。
9月1~9日,苏军以西方面军第30、第19、第16和第20集团军的兵力在斯摩棱斯克附近再次转入进攻,但未能奏效。
10日,苏军西方面军、预备队方面军和布良斯克方面军奉命转入防御,战役结束。
此阶段,苏军企图以积极的攻势行动挫败中央集团军群,打破其向南方向对西南方面军后方的进攻,但由于布良斯克方面军未能阻止德军推进而使作战企图失效;苏军航空兵重创坦克德军第2集群,但未能打破其向南的进攻行动;在斯摩棱斯克附近发起的再次进攻行动也未有明显战果。德军则围歼了苏军2个集团军,夺取了托罗佩茨。
此役,德军共俘虏苏军约45万余人,击毁和缴获坦克约3600辆、火炮4800余门;苏军击溃德军7个师,重创14个师。
德军尽管俘虏大量苏军、向东推进约200千米,但快速打开进攻莫斯科通道的战略目标未能实现。
苏军在宽400千米的地带内向西推进200~250千米,解放了斯摩棱斯克州和加里宁州的部分地区,击溃和重创了德军21个师,并吸引了奥廖尔——布良斯克方向德军13个师和其他方向3个师的兵力,为莫斯科准备防御赢得了时间,有力地配合了苏军在库尔斯克的反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