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5.13 简书习作第11篇 《小学生散文读本》阅读第5篇
东汉人崔瑗《座右铭》中句云:行之苟有恒,久久自芬芳。
《九岁的病榻》 作者:苏童
【作者简介】
苏童(1963-),生于苏州,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代表作包括《妻妾成群》《碧奴》《黄雀记》等。中篇小说《妻妾成群》入选二十世纪中文小说100强,并且被改编成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获第64届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奖。
【故事内容】
九岁时,我的肾脏出了毛病,休学半年。刚开始我以为生病好玩,可以吃美食,可以得到家人更多的关爱,还可以不去上学,但捏着鼻子吃中药,不能吃一点盐,只能看着同学欢跳的生活,让我越来越痛苦。我因为恐惧死亡、渴望回学校,一直严守医嘱,终于在半年以后病愈回到学校。从此,比别人更懂得了健康的意义。
【写作有道】
(九岁的病榻前时光变得异常滞重冗长,南方的梅雨滴滴答答个不停,我的小便也像梅雨一样解个不停,我恨室外的雨,更恨自己的出了毛病的肾脏,我恨煤炉上那只飘着苦腥味的药锅,也恨身子底下咯吱咯吱乱响的藤条躺椅,生病的感觉一天坏于一天。)
这段话是怎么写出“生病的感觉一天坏于一天”的呢?作者连续用了四个“恨”字,一点一点铺陈,一层一层加深,让读者对病榻时光的呆滞重冗长感同身受。文章第二自然段写自己得病的无辜感受,连续用了多个“不知道”,写生病后的稚气幸福感,连续用了多个“可以”表现病后的自由和优裕。
【练练手艺活】
文章结尾出写道,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我”病愈后回校,这该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和感受呢?试着连用几个“爱”字来写一写“我当时的感受和体验。
(练习)半年后我病愈回到学校,我记得是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我在操场上跳绳。我爱温暖的阳光,更爱手中的绳子,爱周围高大的郁郁葱葱的树木,也爱那些站在我旁边的同学。我想告诉大家,我的病好了,现在我又跟你们一模一样了。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