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和儿童之间相互不理解。”这句话出自医学博士、医生,世界著名的儿童教育家玛利亚·蒙台梭利的《童年的秘密》。
对蒙台梭利的认识,更多的是生活中听到的蒙氏幼儿园、蒙氏教育法。这本书让我认识了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也让我了解了“从一个全新的视角和观念掀起一场儿童教育的革命”。
读这本书的前八章,能够感受到这是一个医生,一个心理学家对新生的孩子以生命的主体去看待的感觉。作者用专业术语解释着跨行业的事情。比如,“儿童拥有主观的心理生活。”“婴儿自出生起就有真正的精神生活”,灵魂的胚胎肉化成人,是属于“成长发育过程中心理和生理的行为”。蒙台梭利认为,“儿童是人之父”,她让我们得以更深刻的了解和理解儿童,在尊重儿童和理解儿童的基础上,为儿童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超自然”环境,使儿童在生理和心理上获得正常化的发展,并在帮助儿童正常化发展的过程中开展儿童教育。
她这里所说的“超自然”环境,就是要顺应儿童的心理和生理,而不是用成人已有的先见性经验作为教育的切入点。
她说,“在‘超自然环境’和社会关系上,儿童长期‘受到成人的压抑’,儿童与成人冲突的原因在于成人的自以为是和‘先验’正确,儿童在不断地进行抗争。成人拒绝接受儿童的心灵,替代了儿童。成人没有意识到,他们在用无益的帮助和暗示吹动儿童的心灵之灯并最终把它熄灭,成人对待儿童有一种特殊的虚伪,成人用牺牲儿童的需要来满足自己的需要,对此成人不敢承认,因为他是无法容忍的,成人与儿童冲突造成的后果可以在人的一生中无限的扩展,它如同将石子投入平静的水面后泛起的层层涟漪”。
也许初读这些文字,你会觉得作者说的有些偏颇,但是当你设身处地的去思考:孩子一生下来有没有自己的意识,有没有自己的概念,有没有能力去对眼前的事物进行辨析,当你在仔细观察仔细分析后,你就会相信蒙太梭利说的是对的。
她举了很多这样的例子,从4个月大、10个月大、1岁、2岁的发生在孩子身上的故事,来说明“成人和儿童之间相互不理解。”比如,讲故事的妈妈关注的是故事的情节,而孩子却关注的是画面的内容,在听故事的同时,用眼睛去看我们成人不会在意或者会忽视的画面。
作者用几个事例来说明孩子的世界和孩子关注的细节。15个月大的小女孩儿坐在教露台的砖块上,对旁边一排在骄阳下盛开的天竺葵花视而不见或者说没有兴趣,而是盯着空空的地面,在“我”认为地面上什么东西都没有时,小女孩郑重其事地说“那里有小东西在动”。的确,蒙台梭利看到一只非常小的虫子,近乎砖块的颜色,在快速地移动。就是这个小动物让他高兴不已,显出比其他小孩子还要高兴。
另一个例子就是一个与上面故事中的小女孩几乎同龄的小男孩,面对妈妈准备的一套色彩丰富的画片,她却看到其中一张卡片上一个小若黑点的汽车。
作者说到有一次她给一个20个月大的小男孩儿看一本成年人阅读的书,结果小男孩儿对其他的故事画面都不怎么感兴趣,只是在我讲故事时突然说“他在睡觉”。我把书翻到前面,确实看到了耶稣的眼睑下垂,好像眼睛闭起来要睡觉。儿童注意的细部,成人却不会这样做。
也许在我们大多数人看来,孩子关注到的这些并不重要。换个角度说,就是作者说的,成人用已有经验给孩子传递着知识、信息、经验,忽略了儿童自有的认知。
想起很多时候,大人给孩子讲故事,要让孩子说出自己期待的答案,偶尔孩子提问看似无关紧要的问题,家长会一顿指责:我讲的你听了没?你怎么会这样问?甚至有些人以此为依据,批评孩子“不专心”“胡思乱想”“一点儿都不专心”。殊不知,这才是孩子的自我认知,孩子与成人不同的地方。
想起陪读宇儿的妈妈,在发现孩子不善于与别人交流后,就放弃如日中天的事业,一门心思陪伴孩子的成长,用半年时间自修儿童心理学,以科学的理论来科学指导、引导孩子。不到两个月,孩子喜欢上了学校,有了自己的好朋友,也不需要妈妈陪伴了。
说真的,我挺为这个妈妈自豪的。无论教育理论有多么高大上,具体到孩子身上不起作用,那都是空的。无论你自己有多么能干,面对孩子只有咆哮、吼叫和指责,你都不是一个称职的家长。研究自己孩子的特点,找寻到适合孩子成长的方法,配合孩子去适应成长的经历,把孩子培养成最好的自己,你就是一个教育家。
不是孩子不好,是我们不了解孩子,不了解刚出生的孩子,也不了解逐渐长大的孩子。先入为主的概念让我们想当然按照自己的认知和经验对待孩子的成长,我们忽视了孩子的特点,也忽略了孩子的差异,同龄孩子的比较更是让我们焦虑、盲目而用尽所能。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虎妈的教育,即便拥有所谓的成功也不能替代孩童时期受到的“礼遇”。有很多人在童年时期被家长苛责的,都会说,要关注孩子,了解孩子,体谅孩子,其实,这是一种自我的心里补偿:他不希望他的孩子走他的路。
“儿童的心理特征与我们的完全不同,并非是从小渐大的过程。”因为教师的身份,我更需要了解儿童,发现儿童,研究儿童,在帮助儿童正常化发展的过程中,开展儿童教育。
![](https://img.haomeiwen.com/i8403126/c3c3559bdcbfee67.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