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遇见金刚经

遇见金刚经

作者: 一蓑烟雨Billy | 来源:发表于2020-07-05 23:47 被阅读0次

        说来,我不是才接触的金刚经。年少时,母亲就曾拿着黄色封面的《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让我帮她注音,印象中还是竖着排版的。那时,经常会和母亲一起去佛寺进香,去的最多的是老家的月山禅寺,老方丈精瘦的个子,慈眉善目,每见到我总是微笑的摸着我的头,油然而生的一种亲切感。大雄宝殿的佛像,在我看来庄严中却也透着几分亲切。于是,总会学着大人们双手合十虔诚地跪拜。大殿一侧的案头总会放着很多经书,金刚经自不必说了。但一直没有翻开来看一看、读一读,虽是擦肩而过,算是缘起吧。

        而后再次接触金刚经,便是看倚天屠龙记时,金毛狮王被困少林寺地牢下,不停念诵着“此人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如我昔为歌利王割截身体,我于尔时,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何以故?我于往昔节节支解时,若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应生嗔狠......”,这段经文也得以让张无忌化解心魔,救人救己。多次重复的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让人印象尤为深刻,冥冥中续缘。

        再后来,便是最近了。因为找寻缓解失眠的方子,金刚经竟在不经意中就进入脑海。通读经文好几遍,仍觉难懂,自知非一日之功可以就矣,“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何谓“无所住“,何能”生其心“。“”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何时心可得?

        于是乎,望能找到现实中对金刚经的感悟体会,读了蒋勋的《带着金刚经去旅行》。从舍得、舍不得两方印开始娓娓道来。我们如此眷恋,放不了手;青春岁月,欢爱温暖,许许多多舍不得,原来,都必须舍得;舍不得,终究只是妄想而已。然而,如果说舍得是一种人生豁达,而舍不得才是一种人之常情。从京都的禅林寺到清迈的无梦寺再到吴哥窟的废墟,一次次等待,一遍遍拜过,体会双手合十间的心静。难得这段心的旅行还带着穿越千年,去解读我最喜欢的文人苏东坡的诗词。有人问我为什么最喜欢是苏轼,细想来也许是他“拣尽寒枝”后的本真,他在绝望困苦中对生命缘分的一往情深触动了我吧。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晴日是喜,风雨也是喜,解脱了爱恨情仇,解脱了执念,生命自然处处是欢喜。也许,这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遇见金刚经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desjq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