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常来讲随着年龄的增长,人类对于时间的感知越来越不“敏感”(时间流逝的越来越快,一眨眼几年过去了);
-
而通过变化地理环境,能够打破这种“不敏感“,时间好像变得实在了,一周感觉没那么快的流逝,变得实实在在的耐用;
-
在地理环境不变的前提下,一眨眼几个月过去了,而现在一眨眼是一周过去了;
-
生存环境的变化是真的会改变人类对于时间感知的敏感度。
为什么呢?
-
这个发现是一个改变”生命主观长度“的好方式,活了90年,就像活了300年,90年主观感受上流逝的速度就像300年,时间变得经久耐用;
-
一辈子活出几辈子的时间长度,在没有完全整明白”时间“是什么前提下,”时间的客观长度“ 就没那么重要了,”主观长度“ 更重要,主观感知过了1年就是一年,而不管客观上是过了1个月或是10年;
-
又是一个长寿小秘诀,在生物技术没有实现大的跃进的前提下,寿命拉长好几倍。
后记
-
关于敏感度这个问题,核心应该是在于”信息增量“,但是不同类型的信息增量对于拮抗人类对于”时间感知敏感度“的下降的影响不一样;
-
一维二维的信息(读书研究等知识类信息)增量对于拮抗敏感度下降的作用远小于三维信息(地理环境)增量产生的作用;
- 1、这应该和人类演化,出于保命而形成的大脑特征有关吧?就像人类对于地理图形、路线、地理地貌的记忆,要比其他类型的知识容易、深刻的多;
- 2、这种作用上的差异受信息传递单调性的不同的影响;地理环境变化,通过多感官通道(视觉,触觉,嗅觉,听觉)来传递信息,这会引起更强烈注意力和情感反应,从而极大改变时间感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