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前面的一篇文章《外公的教与学》中,我写到过外公如何自己边上学,边教他人的。今天有
点机缘,突然想到一些我在家里读书时,外公教我的片段:
片段一:是一次去买麻圆吃,我指着一个又大又圆的麻圆想买,外公却买了一个瘪瘪的麻圆给我。并
告诉我:“瘪的和圆的吃下去都一样,然而大家都会去买圆的,那个瘪的我们不买,就很可能放那儿
没人买,最后被倒掉。”
片段二:有一次,我去添蛋炒饭,指着蛋炒饭里的蛋挑,不知什么时候,外公来到我的后面,严肃的
看着我,虽没说什么,我已经知道错了。
片段三:还有一次,外公带我去一个人的寿宴,路上下着雨,外公就给我讲了个故事:“从前有个陶
公做寿,郑板桥去祝寿,那天正下着雨,郑板桥提笔写下“奈何” 二字,众皆惊诧;再往下看,板
桥落笔还是“奈何” 二字,众皆不解;继续看,板桥又是一个“可奈何”, 众皆揺头:“这个郑板
桥也怪得离谱了,祝寿诗左一个奈何,右一个奈何,成何体统?”正当众人议论纷纷,板桥第二句开
头还是一个“奈何”, 这下有人沉不住气了,请来寿星陶公观看,陶公心中不悦,又不好发作,只
好耐着性子且看他如何往下写。板桥不慌不忙写下“奈何今日雨滂沱”? 下一句“滂沱雨祝陶公寿
”, 末句:“寿比滂沱雨更多。”甫一停笔,众皆鼓掌称妙!外公说,今天我去祝寿,就顺便把这
个故事讲给他们听,只是把陶公改成寿星的名字。然后我们边走,外公边考我记住那首诗没有,我说
记住了:“奈何奈何可奈何,奈何今日雨滂沱,滂沱雨祝陶公寿,寿比滂沱雨更多。”我一边背,一
边想,到时候外公讲到故事尾声,我就把这诗背出来,显摆一下。 然而那次祝寿,一直到散席,外
公也没讲那个故事。后来我问外公为什么没讲,外公说:“讲故事要有恰当的时机,今天一直没有这
样的时机,情景不合适,就暂时不讲。”
片段四:外公教我认字,一些字是考试大纲上的“二类字”,所谓二类字,就是在书上出现,但不要
求会写的字,考试也不考。遇见那些字,我就说,这些字我不学,考试不考的。外公很生气的说:“
不学二类字,要成三苗苗。”我至今不知道三苗苗是什么意思,但是知道那肯定不好。
片段五:我的一个远房亲戚,获得了国际奥铃匹克数学金牌,当时在我们那个地方很轰动,外公跟我说了一句话:“记住,在还没功成名就前,别结婚。”那时我很小,不知道为什么外公突然给我说这话。而现在依然很回味这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