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又已经是夜里10点钟才开始写今天的读书笔记,今天桑桑姐带着大家共读的内容是《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的第一章“我们如何就让他人他物牵着鼻子走了呢”的后半部分——诱因ABC’s中的B’s是什么?它是怎么来左右我们的情绪,导致不同的C's出现的?
B’s是什么?昨天的读书笔记分享中有提到,它是指我们对人或事的思考,是你对诱发性事件的信条。
作者列举了响尾蛇的例子,告诉我们:看见、听见或触摸到,都是你的感觉,所有的事件发生的第一瞬间都是先去了我们的大脑。接着,我们的大脑做了两件事,一是贴标签,二是对当下这件事做出判断,并将这个判断通过下丘脑传递到我们的全身,提醒身体对危险做出反应。
也就是说,我们所采取的行为,并不是因为事件本身,而是因为我们对这件事情的判断,如果我们认为它是无害的,自然不会反应过激,当然,如果我们认为它是有害的、危险的,那么结果则不言而喻。
因而,我们要确信的一点是:不管情形如何逼真,我们如何看待它才真正决定了我们会有多愤怒、沮丧,决定了它是否能牵动、左右我们。
这真是个好消息,这意味着,我们拥有控制反应,不被他人他事所左右的潜力,我们可以决定自己的的行为,尽管很多时候我们中的很多人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有这样的力量。
当我把这一切照见我的日常生活中时,我突然看到了我在面对妈妈时总是情绪上头的潜在逻辑(我自己的思维方式)。其实也是因为我潜意识认为妈妈应该怎样做或是怎样说?实际上妈妈却并没有如我所想的去做,这个时候我似乎总是会疾言厉色开始输出,直到完全输出或是被妈妈的理所当然反输出弄得无语才会停止。
或许我可以有更加之选,我希望妈妈这样做,但是她没有做到也没关系,我知道她是爱我的,我可以更清晰一点的陈述我的需要和希望,而不是和她针尖对麦芒的伤害彼此。
允许和接纳是第一步,直接对抗只会产生更多、更激烈的情绪吞噬我们。
希望每一个你和我都能激发自己控制反应,不被他人他事所左右的潜力,选择当下的更优解。
【写在最后】
亲爱的朋友,感谢你读到最后!
我是肖梦,
007全民写作大使,
未来春藤合伙人,
和孩子一起成长的女孩妈妈。
我相信:写作是人人都需要的底层能力,
007战友间流行一句话:
“没有什么是一篇文章不可以解决的,
一篇不行那就两篇!”
欢迎你加入007,
一起“我手写我心”,
边写作边成长!
(PS:关注留言,还有30元优惠劵相赠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