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到一位妈妈的倾诉。
大概的情况是,孩子在升三年级以后学业成绩下降,平时有上课做小动作的习惯但不至于影响课堂纪律。孩子在学校会受到老师罚站等惩罚。班主任老师打来电话讲孩子的表现,说虽然孩子需要鼓励,但不能放纵,表态说今后会更加严厉地要求孩子。家长与老师的深度沟通基本失败。孩子的妈妈不知道该怎么办,犹豫该不该给孩子转学。
这里面有几个事:一,孩子与老师的事;二,妈妈与老师的事;三,该不该转学的事;四,妈妈与孩子的事。如果分开来思考,事情就不会太复杂了。
在孩子与老师的事里,妈妈是旁观者。妈妈的职责是作为一个教练来帮助孩子,而不是孩子的同伙 ,站在老师的对立面。孩子的学业表现和课堂表现违背了老师的标准,遭到惩罚。应该让孩子明白老师为什么这么做,应该让孩子相信老师是对事不对人(即使真的是因为老师人品和素质的问题)。如果家长的言语中带着对老师人品的批判,就会给孩子传达出信息,老师的惩罚是针对孩子的,会让孩子否定自己。
妈妈与老师的事里,妈妈是作为家长和老师产生联系的当事人。当事人应该有积极的态度和沟通意愿,如果妈妈对老师抵触或抗拒,产生消极情绪,只能激化事情的矛盾。
该不该转学的事,这就因人而异了。家庭经济条件等各方面条件允许,当然是选择更好的学校,会给孩子更好的成长环境。不过,转学的事是学业的事,而不是关系的事,一定是就事论事,而不是因为孩子和老师有矛盾才转学,看似迂回,其实并不能触及根本问题。
第四是妈妈与孩子的事。首先妈妈要定好位,妈妈是协助者,是教练,是顾问。在孩子遇到成长困扰的时候,妈妈是提供帮助的人。有高的站位才不会让妈妈陷入和孩子平级的苦恼中不能自拔,站在更高的角度来看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妈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最基本的是对孩子生活上的照料和帮助,然后是孩子学业上的、人际交往上的等等各个角度的帮助。孩子升入三年级,学业负担加重,学习方法也有所改变,孩子难以适应,妈妈需要辅导孩子的学习让孩子迎头赶上。孩子在与老师的关系上产生情绪,妈妈需要同情与同理孩子,帮助孩子消化负面情绪。
其实最重要的是自己与自己的事。遇事能不能沉着冷静,能否抵御住焦虑情绪,能否保持乐观心态……能否身心平衡,能否遇见更好的自己,不仅关乎自己的幸福,同样也关乎孩子的幸福。
网友评论